[发明专利]用于燃料电池的极板和燃料电池垛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2436.7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1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A.吉拉尼;S.库马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02 | 分类号: | H01M8/0202;H01M4/8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帆扬;李强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料电池 极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极板(12),其包括至少一个带有两个相对而置的主侧(58)的单板(41,42,49),其中,单板(41,42,49)在其主侧(58)的至少一个处:‑具有抬高部(52)和布置在其间的自由腔(54),其构造用于燃料电池的运行介质的流动结构,以及‑具有弹簧突出部(56),其布置在抬高部(52)上并且构造用于在垂直于主侧(58)进行的力作用(F)的情况中屈服。此外,本发明涉及带有根据本发明的极板(12)的燃料电池垛(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极板。极板包括至少一个带有两个相对而置的主侧的单板,其中,单板在其主侧的至少一个处具有抬高部和在其间布置的自由腔,其构造用于燃料电池的运行介质的流动结构。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垛,其具有这样的极板。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利用燃料与氧气化学地转化成水以产生电能。为此,燃料电池包含所谓的膜片电极组件(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简称MEA)作为核心部件,其为一种由传导离子(大多传导质子)的膜片和分别在两侧布置在膜片处的催化电极(阳极和阴极)构成的结构。后者包括大多被承载的贵金属、尤其铂。此外,气体扩散层(GDL)可在膜片电极组件的两侧布置在电极的背对膜片的侧处。通常,燃料电池通过多个在堆垛(燃料电池垛)中布置的其电功率相叠加的MEA来形成。在各个膜片电极组件之间通常布置有双极板(还称为流动场板或分离器板或极板),其确保以运行介质、即反应物供给电池单元并且一般还用于冷却。此外,双极板用于与膜片电极组件的可导电的接触。
在燃料电池的运行中,将燃料(阳极运行介质)、尤其氢气H2或含氢气的混合气体经由双极板的阳极侧的敞开的流动场输送给阳极,在该处,在释放电子的情况下进行H2至质子H+的电化学的氧化(H2→2H++2e-)。经由使反应腔气密地彼此分离且电绝缘的膜片或电解质实现质子从阳极室到阴极室中的(水合的或无水的)运送。在阳极处提供的电子通过电导线被导送给阴极。将在阳极处提供的电子经由电导线导送给阴极。经由双极板的阴极侧的敞开的流动场将氧气或含氧气的混合气体(例如空气)作为阴极运行介质输送给阴极,从而在吸收电子的情况下进行O2到O2-的还原(½O2+2e-→O2-)。同时,在阴极室中这些氧阴离子在形成水的情况下与经由膜片运送的质子反应(O2-+2H+→H2O)。
在燃料电池垛的垛端部处代替双极板布置有所谓的单极板,其仅在面向燃料电池垛的侧上具有流动场。总的来说,双极板和单极板可归纳为概念“极板”。
燃料电池垛利用其运行介质、即阳极运行气体(例如氢气)、阴极运行气体(例如空气)和冷却介质的供给经由主供给通道来实现,该主供给通道在堆垛的整个堆垛方向上穿过该堆垛并且由该主供给通道将运行介质经由双极板输送给电池单元。对于每种运行介质而言存在至少两个这样的主供给通道、即一个用于输入而另一个用于导出相应的运行介质。
典型地,膜片电极组件包括薄膜框架,其包围带有电极的膜片。其允许将膜片和电极限制到活性区域上,以便于节省用于相对昂贵的膜片和电极的材料成本。然而,薄膜框架的热塑性薄膜大多对于蠕变而言不具有抵抗性并且因此限制了双极板的所谓的分配区域的通道。而且还可使用热固性薄膜(框架),然而其处理起来更为复杂。
此外已知的是,膜片电极组件的膜片延伸直至双极板的边缘并且密封部在邻接的双极板处对着膜片密封或密封部直接布置在膜片上并且对着双极板密封。这里还存在所述如下问题,即,膜片随时间蠕变到分配区域的通道中。
在活性区域中,在膜片电极组件与双极板之间布置的气体扩散层变小,从而膜片电极组件在活性区域中使流动场的通道变窄。然而由于燃料电池垛在堆垛方向上被挤压,气体扩散层被压到流动场的通道中,由此同样可引起通道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2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