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CB产品矢量图形的自动选取定位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4187.9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7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清;姚毅;赵敏;秦宝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33;G06K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cb 产品 矢量 图形 自动 选取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CB产品矢量图形的自动选取定位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识别PCB产品的信号区域和电地区域,获取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和所述电地区域的轮廓;识别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按照轮廓的类型对应的预设比例确定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上的配准点,生成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的定位核;识别所述电地区域的轮廓,按照轮廓的类型对应的预设比例确定所述电地区域的轮廓上的配准点,生成所述电地区域的轮廓的定位核。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精确定位的基于PCB产品矢量图形的自动选取定位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CB产品矢量图形的自动选取定位核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日益普及,带动了PCB(Printed CircuitBoard, 印刷电路板)行业的发展。早期的PCB产品,如PCB板,主要由人工目检配合电检测来完成。随着PCB板产量越来越大,其布线密度和精度也越来越高,人工目检的难度越来越大,漏检率越来越高,并且长期从事目检工作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自动光学检查仪(AOI)设备由于具有准确、快捷、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PCB制造行业。
当前主流的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PCB产品检测设备中,一般是通过相机扫描PCB的图像信息,通过软件设置,记录正常PCB板的元件范围及明亮度范围,用来对比待检测的PCB板,检测软件会对不在设定范围内的元件报错,再通过人为判断是否可以通过。基于图像处理的 PCB建模方法中,一方面由于矢量图形光栅化带来的精度降低,另一方面,圆和圆之间、圆和直线之间的切点等弱角点很难精确检测出来,造成轮廓段的切分不够准确,后续的线宽线距等计算结果不准确,影响到后续检测元素的识别。
基于轮廓特征的检测原理是较先进的检测方法,根据PCB设计文件解析得到矢量图形,记录正常的PCB板的元件轮廓特征,作为模板轮廓,将模板轮廓与待检测的实时轮廓进行对比,判断PCB板是否有缺陷,以及缺陷的位置及类型。在检测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成像系统机械定位误差、镜头畸变、产品变形等多种干扰条件,为了保证在受到干扰的条件下仍能够将实时导体轮廓和对应模板轮廓准确的匹配,定位方案中定位核的选择尤为重要。
因此,提供一种准确选取定位核的方法在基于轮廓特征的检测方式中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精确定位的基于PCB产品矢量图形的自动选取定位核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PCB产品矢量图形的自动选取定位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PCB产品的信号区域和电地区域,获取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和所述电地区域的轮廓;
识别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按照轮廓的类型对应的预设比例确定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上的配准点,生成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的定位核;
识别所述电地区域的轮廓,按照轮廓的类型对应的预设比例确定所述电地区域的轮廓上的配准点,生成所述电地区域的轮廓的定位核。
进一步,识别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按照轮廓的类型对应的预设比例确定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上的配准点,包括:
当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类型为双控制点圆焊盘,且信号区域的双控制点圆焊盘与连接线、直导线或类矩形焊盘其中之一相连接时,
在所述双控制点圆焊盘的轮廓上等距选取定位核所需配准点的50%,在双控制点圆焊盘的两个控制端点处向两边的轮廓段上分别选取所需配准点的25%。
进一步,识别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按照轮廓的类型对应的预设比例确定所述信号区域的轮廓上的配准点,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41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