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路障辨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5088.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3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2 | 分类号: | G01S17/02;G01S17/93;G01S15/02;G01S15/93;G01V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驾驶 汽车 路障 辨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障碍物辨识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路障辨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驾驶车辆、飞行器等高自主性运行设备中,为了提高设备自主运行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往往均在这类设备上安装了用于对障碍物进行主动检测和测距用的障碍物辨识避障装置,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路障辨识、避障装置往往均是通过若干均布在无人驾驶车辆、飞行器等高自主性运行设备侧表面的超声波测距装置构成,虽然可有效的实现对障碍物进行检测作业的需要,但一方面检测过程中,检测信号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影响测距作业的有效距离和对障碍物检测判断精度,也无法实现对障碍物类型判定,因此无法有效实现对行人及物体进行区分,从而造成避障作业时的安全性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在检测作业中,不能对障碍物进行高效的三维扫描识别,同时也不能对障碍物进行持续监控作业的需要,因此导致了当前的无人驾驶车辆用路障辨识辨认装置使用可靠性和灵活性均相对较差,不能有效满足自主运行车辆使用的需要,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开发一种发明的路障辨识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路障辨识装置,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数据处理能力强,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对不同障碍物进行检测作业的需要,从而有效的提高车辆运行过程中对固定障碍物、移动障碍物及行人等不同类型障碍物进行有效的识别辨认,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对障碍物的与车辆间的距离、障碍物的高度、宽度进行有效的辨识,并可对特定的障碍物进行持续的三维识别监控,从而有效的提高自动驾驶车辆运行过程中对障碍物辨识能力和控制精度,极大的提高了车辆自主运行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路障辨识装置,包括承载基座、激光测距装置、超声波测距装置、红外人体传感器、测宽仪、监控摄像头、三维扫描摄像头、控制器,承载基座为栅格板机构,承载基座前端面均布至少三条导向滑轨,后表面均布至少四个定位机构,导向滑轨通过转台机构安装在承载基座前表面并与承载基座前表面平行分布,且各导向滑轨沿承载基座轴线方向均布并相互平行分布,激光测距装置、超声波测距装置、红外人体传感器、测宽仪、监控摄像头、三维扫描摄像头均若干个,且一个激光测距装置、超声波测距装置、红外人体传感器、测宽仪、监控摄像头、三维扫描摄像头构成一个检测组,且每条导向滑轨均通过滑块与一个检测组滑动连接,滑块后表面通过行走机构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前表面通过转台机构与检测组相互连接,转台机构与检测组的激光测距装置、超声波测距装置、红外人体传感器、测宽仪、监控摄像头、三维扫描摄像头轴线平行分布,且转台机构与水平面仰俯夹角为±90°夹角,左右摆动角度为±120°夹角,且相邻三条导向滑轨上的检测组间呈“品”字型结构排布,控制器嵌于承载基座后表面,并分别与激光测距装置、超声波测距装置、红外人体传感器、测宽仪、监控摄像头、三维扫描摄像头、行走机构及转台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基座侧表面均布至少四个连接扣,且当承载基座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则相邻的两个承载基座间通过连接扣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机构为定位螺栓、定位扣、电磁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滑轨上均布若干到位传感器,且各到位传感器均相互并联并与控制器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台机构为二维转台及三维转台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台机构上设角度传感器,且所述的角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器包括防护壳、半导体制冷机构、控制电路、电源接线端子、穿口通讯端子、无线通讯装置及GNSS卫星定位装置,所述的防护壳为密闭腔体结构,所述的半导体制冷机构、控制电路、电源接线端子、穿口通讯端子、无线通讯装置及GNSS卫星定位装置均嵌于防护壳内,且所述的控制电路分别与半导体制冷机构、电源接线端子、穿口通讯端子、无线通讯装置及GNSS卫星定位装置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50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