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高强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6895.1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1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翠;张转转;李树森;周娜;李文远;刘琨;陈斌;包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0 | 分类号: | C22C38/20;C22C38/28;C22C38/02;C22C38/04;C22C33/0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高强 耐候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热轧高强耐候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包括:碳:0.05~0.07%;硅:0.5-0.6%;锰:0.80-1.0%;磷:0.03-0.07%;硫:≤0.005%;铬:0.25-0.35%;铜:0.25-0.35%;钛:0.09-0.11%,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热轧高强耐候钢的成品宽度规格可达940mm~1300mm,厚度规格可达1.4mm~3.0mm,屈服强度Rel≥550MPa,抗拉强度Rm≥650MPa,延伸率El≥25%,-40℃冲击吸收功≥27,以及180o d=1.5a横向冷弯合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高强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冶炼连铸获得的包含所述化学成分的板坯进行加热后,进行粗轧及精轧,以获得热轧板;将所述热轧板进行层流冷却;将所述热轧板卷取成热轧卷,得到成品;
其中,所述板坯进行加热包括:预热段、加热一段、加热二段及均热段;所述预热段出口温度≤500℃,所述加热一段出口温度为700℃~900℃,所述加热二段出口温度为1240℃~1280℃,所述加热二段的升温速率12℃/min~15℃/min,所述均热段温度为1260℃~1280℃,所述均热段时间不超过35min;
所述加热一段空气过剩系数为1.10~1.35,所述加热二段空气过剩系数为0.95~1.05,所述均热段空气过剩系数为0.90~1.00;
所述粗轧包括第一粗轧R1和第二粗轧R2,所述R1采用一道次轧制、一道次除鳞,所述R2采用5道次轧制,四道次除鳞,所述R2出口温度为1080℃-1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高强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加热时间为160min~30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高强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采用7机架连续轧制,终轧温度为840℃~89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高强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冷却采用分段冷却控制,层冷中间点温度和卷取温度同时参与反馈调节,层冷中间点温度优先级别高于卷取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轧高强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冷却控制包括控制水冷1-空冷-水冷2,层冷中间点温度由水冷1进行调节,控制范围是620℃~680℃,卷取温度由水冷2进行调节,控制范围是550℃~6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轧高强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冷1的集管的开启方式是:从第1组集管开始开启,采用上4下4模式;水冷2的集管开启方式是:从最后1组集管开始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68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