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麦秸秆石墨烯铜合金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3601.1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熊万军;王兰芳;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金麦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32/00;C22C1/10;C22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224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稻麦秸秆 铜合金 摩擦系数 熔点 导电性 耐磨性 麦秸秆 重量份 纯铜 纯银 种稻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麦秸秆石墨烯铜合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纯铜5份,99.99纯银0.2份,铍0.2份,锡0.5份,稻麦秸秆石墨烯3份,磷0.1份,铅1份。本发明稻麦秸秆石墨烯铜合金密度为8.1,熔点为880℃,摩擦系数为0.003,具有硬度高、密度低、摩擦系数低、导电性好、耐磨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及其生产方法,主要涉及一种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耐蚀性和耐磨性的稻麦秸秆石墨烯铜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应用非常广泛。在铜合金中添加铝、镍、锰、锡、硅、铅等元素,可以改善铜的性能,用于不同的场所。目前我国现有的铜合金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合金内含有大量杂质元素,高温疲劳性差、高温强度低;硬度低,耐磨性差、摩擦系数大,使用寿命短;导电性差,浪费电能;弯曲加工性能差,容易折断;质量重,施工困难;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稻麦秸秆石墨烯铜合金及其生产方法,该稻麦秸秆石墨烯铜合金具有硬度高、密度低、摩擦系数低、导电性好、耐磨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麦秸秆石墨烯铜合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纯铜5份,99.99纯银0.2份,铍0.2份,锡0.5份,稻麦秸秆石墨烯3份,磷0.1份,铅1份。
一种稻麦秸秆石墨烯铜合金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纯铜5份,99.99纯银0.2份,铍0.2份,锡0.5份,稻麦秸秆石墨烯3份,磷0.1份,铅1份;
步骤二)将纯铜放入密封熔炉内,温度升高并保持在1100℃,同时向炉内冲入氮气,待纯铜完全融化后,加入银并搅拌十五分钟;
步骤三)向炉内冲入氮气,待炉内压强达到1.2兆帕后,加入铍并搅拌三十分钟,静置至炉内液体呈白色,排出氮气;
步骤四)向炉内加入稻麦秸秆石墨烯,随后冲入氮气,待炉内压强达到1.2兆帕后,先搅拌三十分钟,再静置三十分钟,排出氮气;
步骤五)温度降低并保持在950℃,加入铅,随后冲入氮气,待炉内压强达到1.2兆帕后,先静置一小时,再搅拌十分钟;随后向炉内加入锡并搅拌一小时,排出氮气;
步骤六)温度升高并保持在1050℃,再次排出氮气;随后向炉内冲入氯气,静置二十分钟后排出;向炉内冲入氮气,加入磷并搅拌三十分钟,排出氮气;
步骤七)将炉内压强降至0,倒出炉内液体冷却,得到稻麦秸秆石墨烯铜合金。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步骤二)中密封熔炉内压强始终小于或等于1兆帕。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步骤三)至步骤六)种密封熔炉内压强始终小于或等于1.5兆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稻麦秸秆石墨烯铜合金是以纯铜为基体,混合 99.99纯银、铍、锡、稻麦秸秆石墨烯、磷、铅等其他元素制成的合金。通过本方法制得的稻麦秸秆石墨烯铜合金密度为8.1,熔点为880℃,摩擦系数为0.003,具有硬度高、密度低、摩擦系数低、导电性好、耐磨性好的优点。可用于制作轨道交通、高铁的受电、耐磨材料,发电机耐磨件、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导电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提高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稻麦秸秆石墨烯铜合金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金麦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盐城金麦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3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