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腔结构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9912.0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6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宇;苏龙兴;胡平安;李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09 | 分类号: | H01L31/09;H01L31/036;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紫外 探测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腔结构紫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薄膜,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金属纳米粒子以及器件两端的金属电极层;采用四边形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形成Fabry-perot微腔结构并在Fabry-perot微腔结构的上表面形成金属纳米粒子以及在Fabry-perot微腔结构的下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由此形成复合微腔结构;其中金属薄膜位于四边形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底端,金属纳米粒子位于四边形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顶端,金属电极层位于四边形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顶端两侧,并且与金属纳米粒子无接触;金属薄膜的厚度为5nm~2μm,单根四边形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的截面宽度为10nm~10μm,截面厚度为10nm~10μm,四边形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的长度为1mm-1cm,金属纳米粒子的特征尺寸范围为10~300nm,相邻金属纳米粒子之间的间距为5~100nm,金属电极层的厚度为30~5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腔结构紫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为MgO、Ga2O3、ZnO、SnO2、TiO2、NiO中的一种或几种核壳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腔结构紫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的材料为适用于紫外波段的Al、Ag、Pt、Ru、Rn、Pd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复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腔结构紫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吸收峰位于紫外波段的Al、Ag、Pt、Ru、Rn、Pd材料的一种或多种复合非对称结构,其形貌包括球体、椭球体、三角柱以及上述结构组成的规则及不规则形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腔结构紫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层为Ti、Al、Ni、Pt、Au、Ag和In中的单层金属或金属复合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腔结构紫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层的上面蒸镀一层10~500nm厚的Au层。
7.一种如权利要求书1-6任一项所述的微腔结构紫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①衬底清洗,生长籽晶层之前在硫酸、盐酸体积比为3:1的混合液中加热5-30分钟来去除衬底表面附着的无机物,蓝宝石之外衬底无需此操作,衬底依次放入丙酮、乙醇与去离子水中各自超声清洗5-30分钟去除衬底表面附着的有机物,清洗完毕后用氮气吹干,并放入氧等离子清洗机中处理5分钟,待处理完成,拿出后备用;
②籽晶层制备,根据所选材料不同,通过磁控溅射或者化学合成法制备相应的籽晶层;
③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生长,将质量比为1:1的高纯宽禁带半导体粉体与石墨粉充分混合、研磨2个小时以上,将混合粉末置于陶瓷舟中间位置,并将带有籽晶层的衬底放在混合粉末的正上方,之后再将陶瓷舟水平放至石英管中,将石英管放至水平高温管式炉的生长室内生长,生长环境为常压,生长过程中的载气为高纯氩气和高纯氧气;
④金属薄膜的制备,生长完具有Fabry-Perot微腔结构的四边形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之后,在单根四边形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的下侧通过磁控溅射法制备金属薄膜;
⑤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在金属薄膜材料对侧,即四边形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上侧,通过真空热蒸发、离子溅射或者磁控溅射和退火2步法制备吸收峰位于紫外波段的金属纳米粒子,其形貌包括球体、椭球体、三角柱其中一种以及上述结构组成的不规则形貌;
⑥金属电极层的制备,在上下两侧带有金属薄膜及金属纳米粒子的单根四边形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两端通过磁控溅射法或者热蒸发方法制备金属电极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腔结构紫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②用于生长籽晶层的衬底为蓝宝石、石英、金刚石、云母、SiO2/Si或MgO硬度或柔性衬底。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腔结构紫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③,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禁带半导体微/纳米线生长条件为常压,生长温度为900~1300℃,生长时间为20~60分钟,生长过程中采用100~150SCCM的氩气以及0~25SCCM氧气作为载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99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