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高分子材料实现织物染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6090.0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民;李春光;孙红玉;郭冬梅;贾荣霞;薛建成;刘宁宁;沙宁宁;张津;赵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滨州华纺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3/66 | 分类号: | D06P3/66;D06P5/04;D06P5/10;D06P5/06;D06P5/02;D06P1/3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地址: | 25661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高分子材料 实现 织物 染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分子材料实现的纯棉织物深色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不使用无机盐促染,与传统印染技术相比大幅度减少废水中的无机盐排放量,环境友好,清洁生产。本发明中所提供的高分子材料的活性染料固色用专用固色剂,具有增溶、分散作用,有效抑制染料的的聚集,减少因染料凝聚而产生的色点色斑,同时具有良好的分散悬浮作用,有效提高染料工作液的稳定性和染料在织物上均匀分布,获得饱满、透染的染色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高分子材料实现的织物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追求绿色环保安全生态,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已经成为人们迫切的向往和追求。再加上常规的染色工艺路线长,无机盐用量大,成本高,工艺控制点难,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高,污水处理的难度增加;现在的纺织品趋向小批量多品种,高的色牢度,短流程快交货,同时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能源、染料、人工费用等项成本上升,利润空间下降,因此将短流程无盐染色工艺应用到染色中,减少因使用化学品产生的环境污染,提高产品品质,已经成为印染界应用的热点。活性染料染棉通常需要加入大量的盐和碱用于促染和固色,这样会使染色废水变为含盐污水,导致污水含盐量高,高含盐量废水直接排放的结果是污染水体,使土地盐碱化。因此对活性染料进行无盐染色,降低污水中的含盐量,而且降低了染色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CN 103526606 A一种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改性剂:以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与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发生接枝反应得端氨
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作为改性剂;
(2)改性处理:将棉织物置于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溶液中,在20℃~90℃下浸渍
处理20min~80min,取出,洗净备用;
(3)染色:将上述改性的棉织物置于活性染料中常温下染色;
(4)后处理:染色完成后水洗,加入3g/L皂片,于90℃~100℃皂煮5min~10min,晾干。
棉织物置于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溶液进行改性整理时,由于布幅左中右浸料的不均匀,导致改性程度不一致,造成染料的上染不一致,极其容易造成左中有色差成为疵布而成降等品,因此,需要针对上述方法的缺陷进行改进,设计一种针对于棉织物的在促染过程中避免使用盐或碱染色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染色方法,是以高分子材料实现织物的深色染色方法,避免了采用由于活性染料染棉通常需要加入大量的盐和碱用于促染和固色,致使染色废水变为含盐污水,导致污水含盐量高,高含盐量废水直接排放的结果是污染水体从而使土地盐碱化的现象。
本发明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纯棉织物的染色。
本发明公开了节能减排利用高分子材料实现纯棉织物染色方法,该方法在专用固色剂用量、烘干后布面含潮率控制和汽蒸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方面进行实验,探索出一种最佳的利用高分子材料实现纯棉织物染色方法。
利用高分子材料实现的纯棉织物染色方法,该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在染色中采用专用固色剂,专用固色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五水偏硅酸钠700-800份、尿素200-3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专用固色剂其作用是促进低温状态染色时染料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和渗透性,以保证深颜色得色量。同时对染液pH值有缓冲作用,以实现染色很好的重现性。兼顾软化水功能,可增加布面染色鲜艳度。专用固色剂的用量浓度是28-38g/L。
利用高分子材料实现的纯棉织物染色方法,具体包括下述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滨州华纺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滨州华纺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6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