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菱格上胶绝缘纸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8668.4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段红军;陈明义;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复合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7/21;C09J7/35;C08G59/50;C08G59/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浸胶用 环氧树脂 组合 菱格上胶 绝缘纸 它们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的原材料包括: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促进剂及溶剂;
其中,所述溶剂包括第一类溶剂、第二类溶剂和第三类溶剂,所述第一类溶剂是选自丙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丁酮、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类溶剂是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第三类溶剂是选自丙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丁酮、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环氧树脂与所述第一类溶剂的质量比为50:50~70;
所述潜伏性固化剂与所述第二类溶剂的质量比为1:3~5;
所述环氧树脂和所述第一类溶剂的质量之和,与所述潜伏性固化剂、所述促进剂和所述第二类溶剂的质量之和,二者的比为100:5~25;
所述第三类溶剂的质量,与所述环氧树脂和所述第一类溶剂的质量之和,二者的比为10~15: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氧树脂是选自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潜伏性固化剂是选自双氰胺、改性可溶性双氰胺、二氨基二苯砜、脲类衍生物、咪唑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进剂是选自脲类衍生物、改进咪唑、脂肪有机胺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环氧树脂与所述第一类溶剂按照50:50~70的质量比搅拌均匀,形成组分A;
(b)将所述潜伏性固化剂与所述第二类溶剂按照1:3~5的质量比搅拌均匀,然后加上所述促进剂,形成组分B;
(c)将所述组分A和所述组分B按照100:5~2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加上所述第三类溶剂稀释,得到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三类溶剂与所述组分A的质量比为10~15: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c)中所述组分A、所述组分B和所述第三类溶剂在15~35℃、搅拌30~60min的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得到的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为200~1000mPa﹒s。
7.一种菱格上胶绝缘纸,包括绝缘纸和涂覆在所述绝缘纸上的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
8.一种菱格上胶绝缘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制备好的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投放到胶槽中,将施胶网纹辊在胶槽中转动;
通过所述施胶网纹辊对绝缘纸的上下表面施胶,将所述预浸胶用环氧树脂组合物转移到所述绝缘纸表面,绝缘纸表面经过干燥工艺、冷却工艺后,收卷得到菱格上胶绝缘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胶网纹辊的表面经过激光雕刻成菱格形状,菱格的边长为9.5±0.1mm,菱格与菱格之间的距离为6.4±0.1mm,菱格与辊轴面成25°~45°;
所述施胶网纹辊的施胶量为10~20g/m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纸表面经过干燥工艺、冷却工艺,包括:
所述绝缘纸的一面进行第一次施胶后,经第一次干燥,所述第一次干燥的烘道为4节,每节的温度是75~80~85~90℃,其中,每节的温度允许有±5℃的公差;
然后所述绝缘纸的另一面再进行第二次施胶,经第二次干燥,所述第二次干燥的烘道为7节,每节的温度是45~55~65~75~80~85~90℃,其中,每节的温度允许有±5℃的公差;
再进行冷却工艺,所述冷却工艺的温度为1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复合材料(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复合材料(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86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机器人接驳泊位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洗车用智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