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8452.8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9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叶松;张益汉;滕增;雷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松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7/104;F16F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256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装置 设置 方法 | ||
1.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减震装置(1),所述主减震装置(1)的两端设置有缓冲装置(2);
所述主减震装置(1)包括套管(11),所述套管(11)管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行程槽(12),且套管(11)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铁(13)和第二电磁铁(14),所述第一电磁铁(13)和第二电磁铁(14)同轴心设置,且第一电磁铁(13)和第二电磁铁(14)的极性相斥,所述第一电磁铁(13)和第二电磁铁(14)的两侧壁上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与行程槽(12)配合的连接杆(15),所述套管(11)的顶端和底端均套设有套环(16),所述连接杆(15)穿过行程槽(12),且连接杆(15)均固定连接套环(16),所述套管(11)的外部套设有减震弹簧(17),所述减震弹簧(17)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套环(16);
所述缓冲装置(2)包括负载平台(21)和缓冲杆(22),所述负载平台(21)通过若干个缓冲杆(22)与套环(16)连接,所述缓冲杆(22)包括筒管(221),所述筒管(221)的一端封闭,且筒管(221)内插入有立杆(222),所述立杆(222)的一端延伸到筒管(221)外部与套环(16)固定连接,所述筒管(221)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223),所述第一缓冲弹簧(2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筒管(221)的内壁和立杆(222)端部,所述立杆(222)位于筒管(221)外部的部分套设有第二缓冲弹簧(224),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2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筒管(221)靠近套环(16)的一端和套环(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管(221)的长度大于第一缓冲弹簧(223)的自然长度,所述行程槽(12)的长度与减震弹簧(17)的自然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17)、第一缓冲弹簧(223)和第二缓冲弹簧(224)均为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13)和第二电磁铁(14)的绕组均外接有电流调节器。
5.一种减震装置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个负载平台(21)之间设置缓冲装置(2)和主减震装置(1);
其中,缓冲装置(2)中设置缓冲杆(22),通过缓冲杆(22)减小来自负载平台(21)震动的幅度,将大幅度的震动转换为小幅度的震动传递到主减震装置(1);
缓冲杆(22)通过两个或以上的压缩弹簧的收缩来吸收震动的能量,吸收大幅度震动的能量,使其减弱为小幅度的震动;
主减震装置(1)通过两个相斥的电磁铁产生的斥力抵消小幅度震动的能量;主减震装置(1)设置减震弹簧(17),减震弹簧(17)辅助吸收小幅度震动的能量,同时减震弹簧(17)保证两个相斥的电磁铁受力后恢复原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松,未经叶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84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复合减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器具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