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2094.3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1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泽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43;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为被动式微型发光二极管。由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尺寸非常小,当背光单元与显示面板贴合时,贴合精度要求低;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采用被动驱动的方式,驱动方法简单;并且,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背光单元,厚度更轻薄,减小了整个显示装置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是属于平面显示器的一种。随着科技的发展,LCD目前科技信息产品也朝着轻、薄、短、小的目标发展。
LCD属于被动式发光元件,在LCD进行发光显示时需要设置背光元件为LCD提供光源。现有技术中在LCD制备完成后,一般通过对位贴合将LCD与背光单元贴合在一起,对位贴合精度要求较高。并且,现有技术中的背光单元厚度较厚,造成LCD产品最终的厚度较厚,不符合LCD轻薄化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单元厚度较厚,且与显示面板贴合时贴合精度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为被动式微型发光二极管。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显示面板;
提供一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为被动式微型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形成的背光单元,由于微型发光二极管尺寸只有微米级别,相对于数十微米级别的像素间距来说非常小,因此,将微型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单元,在背光单元与显示面板对位贴合时,可以降低对贴合精度的要求;并且,背光单元中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为被动式微型发光二极管,不仅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驱动方式简单,还可以保证微型发光二极管厚度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中背光单元厚度较厚、对背光单元贴合精度要求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显示装置沿剖面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显示装置沿剖面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型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20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