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寨卡病毒的引物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0510.8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4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薇;夏雪山;王耕;宋玉竹;王振超;冯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薇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病毒 引物 试剂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寨卡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荧光引物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被发现,1953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病毒。ZIKV通过受到感染的伊蚊属蚊虫叮咬传播到人,这主要涉及热带地区的埃及伊蚊。它与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蚊虫相同。然而,已有两例寨卡病毒通过性传播的病例,在另一例病例中发现精液中存在寨卡病毒。
近年来ZIKV感染病例和爆发疫情的国家及地区增加明显,2007年首次在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岛出现寨卡病毒暴发疫情,2013年和2015年又分别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和巴西发生大型疫情。已有的研究表明寨卡病毒病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在巴西出现的疫情中,当地卫生当局发现在普通民众中寨卡病毒感染和吉兰-巴雷综合征同时有所上升,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激增与寨卡病毒感染之间潜在的但尚未证实的联系进行研究。另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之间存有关联。2015年5月,巴西报告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同年10月,巴西报告新生儿小头畸形明显上升,时空分布与寨卡病毒流行区相吻合。然而,在能够更好地解释婴儿小头症与寨卡病毒之间的关系之前仍需要作出更多调查,目前对其他可能病因还在开展进一步调查。
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为单链正义RNA病毒,基因组全场约10.8kb。寨卡病毒离子呈球形,直径约40-70nm。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寨卡病毒主要存在非洲型和亚洲型两个亚型,在系统发生树上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及西尼罗病毒相近。寨卡病毒基因组只有一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DRF),所编码的蛋白前体经宿主蛋白酶和病毒蛋白酶切割成不同功能蛋白,包括3个结果蛋白(C、prM/M、E)和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
目前针对寨卡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病原学方法、血清学方法和针对病毒核酸检测技术。传统的病原学方法主要通过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耗时、耗力,而且寨卡病毒的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短,较难采集到合适的样品。血清学试验,包括ELISA、免疫荧光、中和试验等,也被广泛应用于寨卡病毒的实验室检测。但是病毒特异性IgM和中和抗体出现较晚,约发病后1周末期才可检出,同时黄病毒间交叉反应常见,难以鉴别。荧光定量虽然重复性好、定量准确,但其所需设备精密,实验操作要求高,限制其大范围的使用。
自2016年2月9日我国确认第一例输入性寨卡病例以来,截止到2016年5月18日已经确诊17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入境口岸大多在广东地区。根据广东地区的伊蚊分布、人口密度和出入境流动情况,以及疫区疾病流行趋势分析,推测广东地区地区输入性病例还会有所增加;针对伊蚊分布广泛的地区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分析,结果显示寨卡病毒在广东地区发生地方性流行的风险指数较高。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操作简单的检测方法对我国的寨卡病毒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灵敏、操作简单地检测出是否感染寨卡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荧光引物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寨卡病毒的引物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所述引物组的试剂盒以及能够快速、准确、灵敏、操作简单的检测出是否感染寨卡病毒的检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测寨卡病毒的引物组,包括引物P1、引物P2、引物P3、引物P4、引物P5和引物P6,所述引物P1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引物P2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引物P3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引物P4的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引物P5的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引物P6的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其中,SEQ ID NO:1的序列为:CAGTGTGAAGAAGAACTATCAA;
SEQ ID NO:2的序列为:TGTGATGTTACCTGATAG;
SEQ ID NO:3的序列为:
TGCGCATATCAGGCCAACAACTGCTGTTGCAGACGCG;
SEQ ID NO:4的序列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薇,未经张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05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助磨剂生产用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离子交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