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单灵活可实现收放起落架的操纵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5215.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郭炳斌;教丽敏;孔德拴;成强;许明轩;章建华;陈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22 | 分类号: | B64C25/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单 灵活 实现 起落架 操纵 机构 | ||
本发明专利属于操纵系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小型、轻型飞机收放起落架操纵机构,包括输入液压作动筒(1)、活塞杆A(2)、外筒A(3)、液压油(5)、输出液压作动筒(6)、活塞杆B(7)、外筒B(8);其中活塞杆A(2)与飞机操纵机构相连,活塞杆B(7)与起落架收/放连接点相连;可弯折的液压管路(4)使输入液压作动筒(1)与输入液压作动筒(6)连通;液压油(5)通过可弯折的液压管路(4)在输人液压作动筒(1)与输出液压作动筒(6)之间流通。本方案通过一套液压油路实现收/放两个功能,使操作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飞机成本,提高了小型飞机的性价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操纵系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单、灵活、可靠的飞机操纵系统,尤其是针对小型、轻型飞机收放起落架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在飞机起落架操纵系统设计中,正常收/放起落架通常是由飞机发动机驱动液压泵(或气压泵)产生液压源(或气压源),带压力的液压油(或气压)进入起落架系统的作动筒,作动筒内活塞杆运动,使起落架完成收动作;通过另外的液压管路及控制机构完成起落架收动作。
如图2所示,起落架收/放操纵系统,主要包含液压泵(或气压泵)、液压油箱(气压瓶)、起落架收起油路(气路)、起落架放下油路(气路)以及液压(气压)压力开关、单向阀、油滤、安全阀、系统蓄压器等设备。系统庞大,设备多,设计复杂,安装调试困难、检测、维护难度大。对于轻型小飞机而言,起落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载荷小等特点,采用更为简便的操纵方式不但能优化起落架操纵系统,减少系统设备,降低故障率,而且能够减轻飞机整体重量,降低飞机成本。因此为满足轻型小飞机的需求,设计更为简便、可靠的起落架操纵系统,意义更为重大,市场价值更为广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专利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灵活、可靠的飞机起落架操纵机构。本设计方法原理简单,系统设备组成少,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具有实用性强等特点。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两个内装配活塞杆的液压作动筒,两个作动筒之间根据飞机实际情况通过可弯折的液压软管连通。安装过程中,每个一个液压作动筒的活塞杆均朝外侧。其中输入液压作动筒的活塞杆与机上操纵机构相连,当飞行员通过操纵机构控制输入液压作动筒活塞运动,使作动筒内的液压油压力增加,增压的液压油经液压管路流入输出液压作动筒内,并驱动后端活塞杆运动,后端活塞杆与飞机起落架收放连接点相连,驱动起落架放下。当需要收起起落架时,飞行员操纵拉杆使前端活塞杆反向运动,使作动筒内的液压油形成负压力,后端作动筒内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油路回流至前端作动筒内,同时带动后端活塞杆反向运动,最终实现带动起落架收起。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小型、轻型飞机收放起落架操纵机构,包括输入液压作动筒1、活塞杆A2、外筒A3、可弯折的液压管路4、液压油5、输出液压作动筒6、活塞杆B7、外筒B 8;所述输入液压作动筒1由活塞杆A2和外筒A3组成,活塞杆A2安装在外筒A3内,并可沿轴线往返运动;输出液压作动筒6由活塞杆B7和外筒B8组成,活塞杆B7安装在外筒B8内,并可沿轴线往返运动;其中活塞杆A2与飞机操纵机构相连,活塞杆B7与起落架收/放连接点相连;可弯折的液压管路4使输入液压作动筒1与输入液压作动筒6连通;液压油5通过可弯折的液压管路4在输人液压作动筒1与输出液压作动筒6之间流通。
优选地,活塞杆A2将飞机前端操纵机构的推力转换成压力,使输入液压作动筒1中的液压油5增压流出,增压后的液压油5进入输出液压作动筒6,将压力通过活塞杆B7传递给起落架,实现起落架放下。
优选地,活塞杆A2将飞机前端操纵机构的拉力转换成负压力,液压作动筒6中的液压油5通过可弯折的液压管路4回流至输入液压作动筒1,作动筒6中的负压力使活塞杆B7运动,活塞杆B7的作用力实现起落架收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5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广告的点击率预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