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精子顶体酶药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0221.1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8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勤;戴研平;马晓萍;杨喆;杨建辉;郑立宏;杨丹;杨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晓勤;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12Q1/37 | 分类号: | C12Q1/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550004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精子 顶体酶药盒 | ||
本发明属于精子顶体酶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体精子顶体酶药盒,将明胶混合液制成溶胶状基质液,涂制固定成均匀底膜,显示顶体酶(Acroin)的活性;将精子在超薄明胶底膜上孵育,离心及磷酸盐缓冲液清洗去除膜抑制因子精子顶体解聚,释放并溶解‑明胶基质膜,形成围绕在精子前部周围的孔区;通过光镜观察,光线穿透孔区,在精子头周围看到明亮的晕环,在染色后深紫蓝色背景的衬托下,观察到酶反应,测量每个亮环直径的大小来估计单个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强弱。本发明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准确计算顶体酶的阳性反应率,为试管婴儿技术筛选出活性更强的精子,提高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子顶体酶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精子顶体酶药盒。
背景技术
人精子顶体内含有人类已知的24种酶,其中以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Acrosin)及顶体蛋白酶(Acrosin)与受精关系最为密切。顶体酶(Acrosin)在受精时精子与卵子结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测定精子顶体酶(Acrosin)活性是评价精子功能的指标之一。在以往对精子顶体内酶的研究方法中,多数是以生化法检测整份标本全部精子的酶活性强弱、阳性率以及酶反应的时间。例如对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活性的测定需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液)、苯甲酰精氨酰对硝基苯胺(BAPNA液)等昂贵试剂且只能反应整份标本顶体酶全部活性,对于单个精子顶体内的顶体蛋白酶(Acrosin)等却不能做更精确的分析。由于精子本身比较小,一般显示酶活性的方法在普通光镜下较难观察到。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检测精子顶体酶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精子顶体酶药盒。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体精子顶体酶药盒,所述人体精子顶体酶药盒将明胶基质液制成溶胶状基质液,涂制固定成均匀底膜,显示顶体酶(Acrosin)的活性;将精子在超薄明胶底膜上孵育,离心及磷酸盐缓冲液清洗去除膜抑制因子精子顶体解聚,释放并溶解明胶基质膜,形成围绕在精子前部周围的孔区;通过光镜观察,光线穿透孔区,在精子头周围看到明亮的晕环,在染色后深紫蓝色背景的衬托下,观察到酶反应,测量每个亮环直径的大小来估计单个精子顶体酶(Acrosin)活性的强弱。
进一步,所述人体精子顶体酶药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底物膜的制作与固定;
步骤二,采集精液标本液化后,入5ml离心管以相对离心力864×g离心10min,弃精浆,往沉淀物中加入pH为7.3的磷酸盐缓冲液2ml,摇匀;再次以相对离心力864×g离心l0min,弃上清液,而后将沉淀物悬浮于2倍以上PBS中;
步骤三,以吸管吸取精子悬浮液50ul滴于已纠正pH值的底物膜片上,并以吸管管身将其滚涂均匀,置37℃温箱中孵育;每例标本涂制4份,分别于30min及1、2、3h后取出;室温下干燥后,用0.02%的台盼蓝或者结晶紫染色30s后平放于滤纸上,室温下干燥以待观察;同时也对部分底膜片在孵育前先经染色并干燥,而后涂片、孵育,涂片张数及取出时间同上述孵育后再染色的底膜片;
步骤四,以普通光镜观察,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可见深紫蓝色底物背景,及紫黑色精子全貌;每例标本随机观察200个精子的顶体酶(Acrosin)阳性反应数来判断阳性率,以测微尺测量反应区晕环直径大小来判断顶体酶(Acrosin)的活性强度。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
(1)称取0.48g干明胶置人三角瓶,加双蒸水4ml,将三角瓶放入水浴锅,37℃条件下溶化成均质液;称取0.48g干明胶(Gelatin)置入三角瓶,加双蒸水4ml,将三角瓶放入水浴锅,摇匀,使其溶解成透明液;将所制12%明胶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晓勤;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高晓勤;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0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