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抽余油生产己烷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6774.3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4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银川;孙翟宗;胡松;王德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5/03 | 分类号: | C07C5/03;C07C5/27;C07C7/00;C07C7/04;C07C9/15;C07C9/16;C07C13/10;C07C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抽余油 生产 己烷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抽余油生产己烷的工艺方法,将抽余油F经过加氢反应器除去苯及不饱和烃,得到物流I,物流I依次经过第一精馏塔和第二精馏塔,从第二精馏进料以上位置得到含异己烷、正己烷、甲基环戊烷和苯的物流III,进料以下位置得到含环己烷的C7及以上组分物流V,物流V中C6组分经反异构化反应器,反应得到的甲基环戊烷循环回第一精馏塔,物流III经异构化反应、分离得到异己烷、正己烷、甲基环戊烷、环己烷,其中甲基环戊烷循环至异构化反应器。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抽余油综合利用低、正己烷收率低、环己烷收率低、己烷组分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可应用于工业连续化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抽余油生产己烷的工艺方法,特别是一种生产正己烷、异己烷和环己烷的方法,有效提升了抽余油的附加值。
背景技术
重整抽余油辛烷值较低,一般只有60左右,目前无法作为车用汽油使用,只能少量的加入作为调和使用,利用率较低,因此开发一种重整抽余油的综合利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抽余油中的C6组分,采取加氢和异构的方式,最终得到异己烷产品,正己烷产品和环己烷产品,不但能解决国内有机溶剂市场对正己烷的需求,而且还能有效利用重整汽油进行深加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异己烷、正己烷、环己烷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正己烷系列产品的特点:其浸出效果好,耗能少,馏程短,安全、环保性较高,主要用于聚合物生产,食用油榨取,医药中间体萃取,电子清洁行业;如作为聚乙烯和聚丙烯的聚合物、涂料稀释剂、大豆、米糠、棉籽等各种食用油脂和香辛料中油脂等的抽提。工业己烷可分为三个等级:60%、70%、80%,其中60%的正己烷又名食品工业用己烷。工业己烷的生产方法有:(1)以直馏汽油或抽提抽余油为原料,采用精馏方法获得;(2)利用芳烃抽提装置中6号溶剂油进行精馏和加氢精制生产己烷油;(3)以重整拔头油为原料进行加氢精制,在脱碳六塔底得到己烷油。上述三种方法均存在能耗高的问题。
植物油业为了提高植物油收率,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普遍使用正己烷的萃取剂,同时,利用异己烷做植物油萃取剂,企业和消费者可以从减少加工成本、降低能量消耗和较低的环境污染中受益。我国的环己烷主要用于生产环己酮、己二酸、己内酰胺和尼龙-66盐。80年代初,我国人均占有己内酰胺只有0.008kg,比世界其他地区人均1kg相差100多倍。近年来,我国几乎没有新建环己烷及其衍生制品的生产厂,每年需进口己内酰胺及其制品的量达10万吨以上。由于环己烷及其衍生制品国内严重短缺,造成价格迅速上涨。因此,开发生产环己烷及其衍生制品在我国将有广阔前景。
近年来,“绿色溶剂”室温离子液体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到广泛关注。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及溶剂具有蒸汽压低、液态温区宽、与反应物相溶性好、操作简便、分子具有可设计性等特性。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以及以离子液体为载体制备催化剂催化合成反应时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后催化剂容易分离,重复使用性高,且容易采用自动化连续生产,对设备无腐蚀,对环境无污染,因而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极阴离子构成,在室温下通常是液态的,有些种类甚至低于室温也称液态的盐类。它们具有非挥发性或零蒸汽压、宽沸程、宽电化学窗口、强的静电场、良好的导电性,具有选择性溶解力和可设计性等特点,其这些特殊的物性给化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是一种很有前景被开发利用的介质或软功能材料。
CN 104785294 A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1)以1,3-丙磺酸内酯、有机胺为原料在乙酸乙酯中合成离子液体中间体;(2)所述离子液体中间体与磷钨酸在油浴中反应得到磷钨酸离子液体;(3)所述磷钨酸型离子液体与过渡金属盐在油浴中反应即得所述离子液体基催化剂。该发明以1,3-丙磺酸内酯、有机胺与过渡金属盐为原料制备离子液体基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缩醛(酮)香料的制备反应,操作简便、催化活性好、产物选择性高、回收便利、循环使用性能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67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环戊二烯的解聚工艺
- 下一篇:抽余油制备己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