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浮车辆受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4610.7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8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彭宝林;张彦林;冯叶;张海丰;林平;陈明国;陈敏坚;李军;周洁;杨文超;孙宁;王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22 | 分类号: | B60L5/22;B60L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受流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车辆受流器,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弓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升降弓组件上的弓头组件,所述弓头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弓组件连接的弓头支架、设置在所述弓头支架上的缓冲缸体、与所述缓冲缸体滑动配合的导杆和固定在所述导杆上用于与接触轨接触受电的滑板,且所述缓冲缸体与其对应的压力源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缓冲缸体的压力保持在预设压力值的调压阀。上述受流器的结构,通过在缓冲缸体与其对应的压力源之间还设置调压阀,使得滑板与接触轨接触时,接触力始终保持在预设的压力值并且能够快速响应接触轨不平顺导致的滑板高频振动,进而提升了受流器受流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浮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浮车辆受流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环保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磁浮车应运而生,所谓磁浮车是指使用电磁力作为悬浮力来源,车辆悬浮在轨道上方一定距离,依靠电磁力推动,车辆与轨道之间没有摩擦的前进运行。
车辆采用安装在车底侧部的受流器与接触轨接触获取电流,磁浮车具有绿色环保、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低等优点。正是由于上述特点,该车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使用。
目前的中低速磁浮列车主要采用的受流器为第三轨侧部受流器方式。其中受流器与接触轨的接触获取电流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受流器与接触轨拥有良好的隔离和锁定功能,才能保证稳定受流。而目前的受流器与接触轨之间虽能实现接触和脱离,但接触时的作用压力不稳定,并且由于接触轨轨的安装不平顺,受流器滑板在沿与接触轨高速滑动时会产生高频振动,进而使得受流的稳定性较差。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磁浮车辆的受流器受流稳定性差的问题,尤其对于160公里速度等级快速磁浮车辆,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浮车辆受流器,以提升受流器受流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浮车辆的受流器,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弓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升降弓组件上的弓头组件,所述弓头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弓组件连接的弓头支架、设置在所述弓头支架上的缓冲缸体、与所述缓冲缸体滑动配合的导杆和固定在所述导杆上用于与接触轨接触受电的滑板,且所述缓冲缸体与其对应的压力源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缓冲缸体的压力保持在预设压力值的调压阀。
优选地,所述导杆与所述缓冲缸体的配合端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导杆拉回所述缓冲缸体的回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板、拉杆座和固定块,所述升降弓组件包括升降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缸体。
优选地,所述驱动缸体和所述缓冲缸体均为气缸体,且所述缓冲缸体与所述驱动缸体为不同气源,所述缓冲缸体对应的气源为常供气源;所述驱动缸体上设置有用于升降弓的气路接口,且所述驱动缸体对应的气源为短时气源。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上臂杆、与所述上臂杆平行设置的下臂杆、拉伸弹簧;
所述上臂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上臂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弓头支架上,且所述上臂杆对应与所述支撑板铰接的一端设置有挂钩、升弓止挡杆和与所述驱动缸体的主推杆相抵接的降弓推杆;
所述下臂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拉杆座上,所述下臂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弓头支架上;
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挂钩上,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
当所述升降机构上升到预设位置时,所述升弓止挡杆与所述底座上设置的限位止挡相抵。
优选地,所述限位止挡和所述拉杆座为同一部件。
优选地,所述下臂杆为弹性拉杆。
优选地,所述降弓推杆为球头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4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