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轨道U型槽板式无砟道床轨道板支承精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7235.3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邓治金;高文虎;罗登灿;周俊;祝志忠;代强;冯小强;赵鸿凯;王剑;李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4 | 分类号: | E01B29/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轨道 板式 道床 轨道 支承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U型槽板式无砟道床轨道板支承精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支承精调装置包括设置在轨道板上方的横梁,在所述横梁和轨道板之间连接有竖向吊架,所述横梁两端均设置有高程调节装置,所述横梁可沿着所述高程调节装置上下升降,每个所述高程调节装置连接有横向位置调节装置,每个所述横向位置调节装置能够带动对应所述高程调节装置进行横向移动,在每个所述横向位置调节装置下方还设有扣压装置,所述扣压装置同时固定连接在轨道板和土建结构上。其使用方法为将轨道板初铺到位并安装支承精调装置;进行高程和横向位置精调;通过扣压装置压紧轨道板;对砂浆灌注层进行砂浆灌注;拆除轨道板支承精调装置,进入下一循环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施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城市轨道U型槽板式无砟道床轨道板支承精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轨道板式整体道床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简便、质量稳定可靠、外观整洁、美观等优点,其已在国内外高速铁路及国外地铁领域广泛应用,技术较为成熟。我国自广州地铁4号线开始采用预制轨道板式整体道床型式,经广州地铁5号线、深圳地铁7号线、上海地铁9号线等地铁应用,积累了大量施工经验,取得了较大成效,有力促进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国内预制轨道板道床多应用在正线线路,由底座支承层、水泥沥青砂浆层(砂浆灌注层)、轨道板、扣件系统、钢轨、纵向限位挡块(限位凸台)等组成。其中采用在底座支承层上设置精调器对轨道板高程、横向位置进行精细调整,同时为了防止轨道板上浮,采用在底座支承层安装(膨胀螺栓固定)防上浮扣压装置的方法对轨道板进行预压固定。
目前,我国城市地铁建设,还采用了一种预制轨道板式整体道床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是国内外首次将预制轨道板整体道床结构型式应用于车辆段库内轨道。为了满足库内应用,设计采用了U型槽板式无砟道床结构形式,其道床结构中土建结构横断面为U型,预制轨道板顶面低于两侧土建结构,与土建结构两侧横向间距为6cm,此间隙与轨道板底层自流平砂浆同时灌注,形成整体。
传统采用的预制轨道板精调器和防上浮扣压装置均安设在底座支承层上,而新型道床结构中轨道板与土建结构间隙为6cm,由于空间狭小,无法满足传统精调器、防上浮扣压装置设置和使用的空间要求。因此必须研制出一种新的轨道板支承、精调、扣压装置,既能解决安装空间狭小的问题,又能实现新型道床型式预制轨道板支承、精调、扣压功能,保证精调精度且操作简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U型槽道床结构的预制轨道板与土建结构间隙较小时,无法满足传统精调器、防上浮扣压装置的设置和使用空间要求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轨道U型槽板式无砟道床轨道板支承精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轨道U型槽板式无砟道床轨道板支承精调装置,包括设置在轨道板上方的横梁,在所述横梁和轨道板之间连接有竖向吊架,所述横梁两端均设置有高程调节装置,所述横梁可沿着所述高程调节装置上下升降,每个所述高程调节装置连接有横向位置调节装置,每个所述横向位置调节装置能够带动对应所述高程调节装置进行横向移动,在每个所述横向位置调节装置下方还设有扣压装置,所述扣压装置同时固定连接在所述轨道板和土建结构上。
本支承精调装置通过调整高程调节装置带动横梁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轨道板进行升降,实现了轨道板高程控制;通过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带动所述高程调节装置进行横向移动,所述高程调节装置带动横梁和轨道板进行横向移动,从而实现了轨道板横向位置精细控制;通过扣压装置对轨道板施加预压力,解决了轨道板在灌浆过程中上浮量过大的问题。
本支承精调装置不同于传统的轨道板铺设采用支承、精调装置及防轨道板上浮装置两套施工工装的形式,而是采用了轨道板支承、精调、防上浮功能一体化,提高工装的使用效率以及组件的通用性,减少了工装维护工作量,降低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7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