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有核珍珠细胞小片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0966.5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3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纪丽丽;宋文东;郭健;蔡璐;王亚宁;应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7 | 分类号: | A01K61/57;A01N1/02;A61K35/618;A61P17/02;A61K33/24;A61K31/4192;A61K31/728;A61K31/72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 珍珠 细胞 小片 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有核珍珠细胞小片处理液的制备方法,该细胞小片处理液由三氮唑铬配合物、透明质酸、壳聚糖、10%的蚌体组织匀浆液组成,本发明的细胞小片处理液能够加快育珠贝伤口愈合,促进小片贴合,提高蚌体的存活率;同时细胞小片在植入蚌体之前,先置于本发明的细胞小片处理液中浸泡,然后再将其贴敷在珠核表面,可以促进珍珠质分泌,提高了留核率和圆形珍珠率;本发明方法简单,容易实现,效果显著,效率高,同时价格低廉,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珍珠珠核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淡水有核珍珠细胞小片处理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淡水珍珠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5%,但销售额仅占世界珍珠销售总额的5%左右,主要在于淡水珍珠主要为无核珍珠,其直径较小,市场售价较低,经济效益不高。近几年,尽管淡水河蚌有核珍珠培育初步获得成功,但仍然存在吐核率高、成圆率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围绕提高细胞的活力和分泌机能,利用各类溶液处理小片进行研究,一般用抗生素配置的药液浸泡珠核以抗感染或用红外、紫外照射的活化处理方法。
中国专利CN103947593B公开了一种有核珍珠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先取珠核放入第一处理液浸泡培育,再取蚌体后半部边缘膜的细胞小片,放入第二处理液浸泡培育,采用该方法处理后,蚌体的死亡率大大降低,留核率大大提高。但是该方法需要配置两种处理液,操作较为复杂,同时这两种处理液的配置所需的材料不易获得,多为中药材,价格较为昂贵,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培育。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适合大规模培育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淡水珍珠养殖技术中吐核率高、成圆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水有核珍珠细胞小片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细胞小片处理液能够加快育珠贝伤口愈合,促进小片贴合,提高蚌体的存活率;促进珍珠质分泌,提高留核率和圆形珍珠率。
一种淡水有核珍珠细胞小片处理液,该细胞小片处理液由三氮唑铬配合物、透明质酸、壳聚糖、10%的蚌体组织匀浆液组成,其中三氮唑铬配合物、透明质酸、壳聚糖、10%蚌体组织匀浆液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其中,三氮唑铬配合物为[Cr(H2O)6][Na2(C8H4N6O8)2]·2H2O。
其中,所述三氮唑铬配合物的制备工艺如下:将0.1mol/L的CrCl3与0.1mol/L的1,2,3-三氮唑-4,5-二羧酸等体积在烧杯中充分混合均匀,采用1mol/L NaOH调节溶液pH为中性,常温下放置15d,有淡紫色晶体析出,即为目标配合物三氮唑铬配合物[Cr(H2O)6][Na2(C8H4N6O8)2]·2H2O。
其中,所述10%的蚌体组织匀浆液的制备工艺如下:选取蚌体外套膜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称量蚌体外套膜组织的重量,放入蚌体外套膜组织重量9倍的0.9%生理盐水,用组织捣碎机研磨制成10%组织匀浆,得10%的蚌体组织匀浆液。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三氮唑铬配合物、透明质酸、壳聚糖、10%的蚌体组织匀浆液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其中,三氮唑铬配合物为[Cr(H2O)6][Na2(C8H4N6O8)2]·2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0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