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铁路漏斗货车底架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6914.1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0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臣;翟鹏军;刘红日;阮静;李宝瑞;杜立峰;王亦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2 | 分类号: | B61F1/02;B61F1/08;B61F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铁路 漏斗 货车 底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货车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量化铁路漏斗货车底架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世界各国国情、铁路路况、铁路车辆运输装备存在很大差异,铁路货车的应用工况极不相同,特别是在某些经济欠发达国家,铁路运输装备落后,普遍存在车辆整体结构受力状态不理想、车辆使用年限短、刚度和强度储备不足等问题,不能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装备的作用和效能。现有的铁路敞车底架一般由中梁、侧梁、枕梁、大小横梁和底板等组成,中梁一般采用乙字型钢组焊成几字型,侧梁一般采用槽钢,中、侧梁间通过横梁连接。此种结构底架一般无法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对断面尺寸进行优化,很难做到等强度设计,因此其自重一般较大,不能适应目前铁路货车载重、轻量化的发展要求。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对现有的底架进行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量化铁路漏斗货车底架,该底架在保证底架强度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小铁路车辆的自身重量,增大铁路车辆的容积。
一种轻量化铁路漏斗货车底架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轻量化铁路漏斗货车底架,包括:
端梁组成,在横向方向两端各设有一个,两个间隔设定距离设置;
中梁组成,沿底架纵向中心线方向设置,两端各自与一端梁组成连接;
枕梁组成,包括两组,各设于端梁组成内侧,并与端梁组成相互平行,枕梁组成设置用于中梁组成穿过的开口,且枕梁组成从中梁组成到侧部截面由大变小,形成变截面双腹板箱型结构,提高底架受力合理性;
四组漏斗端板,在两个枕梁组成之间布置,漏斗端板上平面与中梁组成、侧梁组成固定,同时,中部的两组漏斗端板分别与车体的中央漏斗焊接,端部的两组漏斗端板分别与车体两端的端墙焊接,侧梁组成、中梁组成、枕梁组成的上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在两组所述枕梁组成之间两侧均设置侧梁组成,侧梁组成与中梁组成相互平行,两侧梁组成分别与车体的两侧墙固定,以提高刚度,这样整个底架构成了一个整体受力的框架结构,有效地承受垂向和纵向力。
该货车底架,在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减轻结构自重,形成合理的整体受力框架结构,使各承载部件受力均匀,有效降低底架结构自重,实现铁路漏斗车底架的轻量化设计。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结构的设置,所述枕梁组成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设置腹板,上盖板至少一侧从中部到两侧由大变小,腹板设有多条,腹板之间形成用于中梁组成穿过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板中部设置第一开口,下盖板两侧分别从中部到两侧由大变小。
进一步地,下盖板与上盖板的端侧均为矩形形状,而且下盖板从中部到矩形端侧通过圆弧过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端梁组成弯折设置以包容所述的底架,且端梁本体一面中部设置第二开口,且端梁组成从该开口到端梁两端尺寸由大变小,端梁组成弯折的角度为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门型固定件,以避免车钩对中梁组成的损坏,门型固定件通过紧固件与端梁本体固定,中梁组成与端梁组成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梁组成包括一个整体压制成帽型的轻型型钢,型钢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在型钢内侧设有两个一体式上心盘,型钢内两侧各一个,所述枕梁组成设于一体式上心盘处,在保证连接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底架自重。
进一步地,每组漏斗端板包括两个,一组漏斗端板中的两个相对于中梁组成对称设置,漏斗端板与中梁组成和侧梁组成均紧固连接。为了保证受力合理,漏斗端板与枕梁组成、端梁组成相互平行设置,漏斗端板弯折呈90°设置,漏斗端板侧部为三角形状以减轻整体重量。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自重,并提高整体结构刚度,所述侧梁组成包括异型冷弯型钢的侧梁本体,侧梁本体呈门型结构件,其上侧板长度短于下侧板长度,在侧梁本体内侧设有多个筋板,筋板为梯形结构。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低底架结构自重的方法,采用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铁路漏斗货车底架,这样形成了变截面双腹板箱型结构梁和封闭型断面结构梁,有效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两侧梁组成分别与车体的两侧墙固定,中部的两组漏斗端板分别与车体的中央漏斗焊接,端部的两组漏斗端板分别与车体两端的端墙焊接。这样整个底架构成了一个整体受力的框架结构,有效地承受垂向和纵向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6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气压伸缩装置的列车座椅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不停车乘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