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6880.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2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潘洪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慧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B01J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反应室 储液室 齿轮 气体出口 液体出口 一端设置 反应器 固定杆 滤板 水泵 密封圈 电机 检测器 气体回收装置 原材料利用率 温度检测器 齿轮啮合 顶端安装 反应效率 螺杆固定 密封性好 气体进口 气液反应 液体进口 输出轴 有压力 转动轴 底端 螺杆 下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反应器,包括储液室、反应室、隔板、滤板、水泵,储液室的顶端安装有液体进口和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固定,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的转动轴与螺杆固定,螺杆与固定杆连接,固定杆与隔板固定连接,隔板下面设置有反应室,隔板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滤板,隔板在上、下均设置有密封圈,反应室一端设置有气体进口,另一端设置有气体出口,反应室的一侧安装有压力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气体出口与气体回收装置连接,反应室底端设置有液体出口,液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储液室连接,管道一端固定有水泵,本发明有效增加气液反应面积,提高反应效率,密封性好,且原材料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反应器。
背景技术
气液反应属于化工领域中的常见反应,为了增加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得气体与液体充分反应,一种做法是在反应器内装有各种填料,如马鞍填料、鲍尔填料等,但由于气液两相接触面积有限,再加上气膜阻力的影响,很难做到气体向液体中的高效传质,并难以在液体中达到比较高的气体浓度,工程实践中常会遇到气体和液体接触反应不充分、气体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使得原材料利用率偏低,生产成本偏高,并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另一种做法是在气液反应设备中加装搅拌功能,在生产时,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反应装置内,反应装置内的搅拌桨将气体与液体搅拌均匀,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但是单纯地通过搅拌作用无法充分增加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且顶部设置的大盖和搅拌装置,导致反应装置的密封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气液反应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液反应器,包括储液室、反应室、隔板、滤板、水泵,所述储液室的顶端安装有液体进口,所述储液室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储液室的顶部并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轴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与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远离螺杆的一端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下面设置有反应室,所述隔板的下端竖直固定安装有多个滤板,所述隔板在上、下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反应室的一端与滤板的垂直方向设置有气体进口,所述反应室远离气体进口的一端与滤板的垂直方向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反应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力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所述气体出口的一端与气体回收装置连接,所述反应室的底端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储液室的上端连接,所述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气体进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反应室一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气体出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与气体进口相对的反应室的顶部和底部,且均安装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滤板穿过隔板,连通储液室和反应室,且滤板在储液室的高度不超过液体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滤板之间的间隔从气体进口到气体出口逐渐变大。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分布在储液室内壁顶端的四角。
优选的,所述滤板可以拆卸固定。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外侧包裹有蛇形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滤板,通过滤板将储液室中待反应的液体吸附到滤板的滤网上,有效地增大了待反应的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
2、本发明反应室的底端设置有液体出口,并通过管道中的水泵,将未完全反应的液体抽到储液室,重新与气体反应,增加了反应效率,原材料利用率高,减少生产成本,节约能源。
3、本发明通过电机转动,调整固定杆与螺杆的长度,进而控制隔板的高度,可以根据反应情况,调整滤板底端与反应室底端液体之间的距离,使气体充分与滤板中的液体反应,提高反应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慧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慧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68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