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疏浚管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6418.8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5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熙宇;张登泰;陈继榜;李金伟;陈荣钦;董恒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16L9/147;E02F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51022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浚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疏浚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疏浚管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疏浚工程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大型挖泥船的投产越来越多,这些船大量采用高新科技成果,性能好效率高,施工工况也复杂多样,对于配套的疏浚管路的要求也非常高,疏浚管必须能在高压力(高达40bar)、高流速(4-8m/s)、高泥浆浓度下工作,同时疏浚管所输送的疏浚土多为砾石、珊瑚礁、粗砂、硬质粘土、淤泥等多种混合土质,对疏浚管的耐磨性、适用性都提出了挑战。
高分子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低流阻性能,作为疏浚管流道的耐磨层材料,在高压及砂浆的冲击、冲刷下,容易出现高分子耐磨层与金属基管分离的现象,直接导致疏浚管的失效报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疏浚管及其加工方法,能有效避免耐磨层与金属基管分离而导致疏浚管失效报废。
一种疏浚管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在金属基管内壁上焊接钢丝网;
S200、在钢丝网上离心喷涂粘合胶,且所述粘合胶的胶浆完全包容复合于所述钢丝网上,形成钢网胶层;
S300、在所述钢网胶层上离心喷涂高分子耐磨层;
S400、喷涂后的高分子耐磨层在常温下固化,使高分子耐磨层与钢网胶层共同固化在所述金属基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疏浚管的加工方法执行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S10、对金属基管内壁进行抛丸处理,使金属基管内壁达到Sa2.5级或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疏浚管的加工方法步骤S200及S300具体包括:
将所述金属基管置于电动滚轮架上,将喷枪置于金属基管内,喷枪沿所述金属基管的轴向方向移动,对液化的粘合胶材料进行喷涂,之后对液化的高分子材料进行喷涂,同时所述金属基管绕其轴向方向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疏浚管的加工方法步骤S300对所述高分子耐磨层的喷涂厚度为5mm-2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疏浚管的加工方法步骤S300对所述高分子耐磨层的喷涂厚度为1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耐磨层与钢网胶层的固化时间为12h-36h,环境温度为20℃-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耐磨层与钢网胶层的固化时间为24h,环境温度为2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疏浚管的加工方法其执行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1、检查金属基管的尺寸精度、金属基管内壁的表面质量和焊缝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执行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5、检验疏浚管内壁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种疏浚管,包括金属基管、钢网胶层和高分子耐磨层,所述钢网胶层包括钢丝网和粘合胶,所述钢丝网焊接在所述金属基管内壁上,所述钢丝网上附着有粘合胶,且所述粘合胶的胶浆完全包容复合于所述钢丝网上,所述钢网胶层上附着有高分子耐磨层,且所述高分子耐磨层与钢网胶层一起固化在所述金属基管上。
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疏浚管及其加工方法,在高分子耐磨层和金属基管层中间,加入了钢网胶层形成三层复合结构,且钢网胶层包括钢丝网和粘合胶,钢丝网通过焊接与金属基管连接,同时在钢丝网中加入粘合胶,胶浆完全包容复合于钢丝网,而且钢网胶层与高分子耐磨层固化为一体,从而实现三层结构的包容式复合,使高分子耐磨层与金属基管可以牢固结合,有效解决了疏浚管中高分子耐磨层与金属基管容易分离的问题,避免疏浚管失效报废。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疏浚管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疏浚管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的疏浚管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金属基管,20、钢网胶层,30、高分子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6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盘的精车夹具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