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路板穿孔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8098.1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0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平依利安达电子第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292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板 穿孔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线路板穿孔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线路板行业中,为提高元器件的散热性,线路板设计过程中都会镶嵌或埋入铜块。但是对于这种线路板,由于铜块的存在,相比于没有铜块的线路板,钻孔更加困难,钻孔效率变低,对钻咀和钻机的磨损大,需要频繁的更换钻咀,增加成本,且钻出的孔口容易有披锋,孔壁粗糙,影响线路板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线路板穿孔工艺,利用干膜开孔,蚀刻铜窗的方法,减小了钻孔磨损和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路板穿孔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切板,从基板切出所需尺寸的芯板,切板后进行焗板处理,焗板温度为150~190度,焗板时间为5~7小时;
S2、对芯板依次进行菲林、显影、蚀刻、褪膜处理;
S3、贴膜,所述芯板表面含有铜块,在芯板含有铜块的一面贴上干膜覆盖;
S4、膜开孔,通过显影的方法在铜块所在区域对干膜进行开孔,开孔位置对应芯板所需穿孔位置;
S5、蚀刻,在上述干膜开孔位置对铜块进行蚀刻,形成铜窗;
S6、钻孔,在铜窗位置进行钻孔,钻孔直径大于铜窗;
S7、沉铜和电镀,对芯板进行沉铜电镀处理;
S8、导电树脂塞孔,在孔内填塞导电树脂;
S9、磨板,将露出板面的导电树脂磨平;
S10、压板,对芯板进行棕化处理后进行压合,随后进入后工序。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的后工序包括褪棕化、除胶、沉铜、全板电镀、图形转移、图形电镀、背钻孔和检测。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棕化前用140~170度温度焗板80~100min,棕化速度为1.0m/min~1.8m/min,棕化后用90~130度温度焗板80~100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S9磨板采用砂带进行磨板,每个平面磨四次。
进一步,所述图形电镀包括图形第一电镀和图形第二电镀,所述图形第一电镀为镀铜处理,所述图形第二电镀为镀铜镀锡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铜块上贴干膜,对干膜进行显影开孔,在开孔位置对铜块进行蚀刻,得到铜窗,然后再在铜窗位置进行钻孔,该工艺消除了钻机钻铜块所带来的磨损,提高钻咀寿命,减少生产成本,降低钻孔难度,提高钻孔效率,也使得孔口无披锋,孔壁顺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路板钻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线路板穿孔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切板,从基板切出所需尺寸的芯板,切板后进行焗板处理,焗板温度为150~190度,焗板时间为5~7小时;
S2、对芯板依次进行菲林、显影、蚀刻、褪膜处理;
S3、贴膜,所述芯板表面含有铜块,在芯板含有铜块的一面贴上干膜覆盖;
S4、膜开孔,通过显影的方法在铜块所在区域对干膜进行开孔,开孔位置对应芯板所需穿孔位置;
S5、蚀刻,在上述干膜开孔位置对铜块进行蚀刻,形成铜窗;
S6、钻孔,在铜窗位置进行钻孔,钻孔直径大于铜窗;
S7、沉铜和电镀,对芯板进行沉铜电镀处理;
S8、导电树脂塞孔,在孔内填塞导电树脂;
S9、磨板,将露出板面的导电树脂磨平;
S10、压板,对芯板进行棕化处理后进行压合,随后进入后工序。
如图1所示,在有铜块1的一面贴有干膜4,干膜4在需要开孔的位置开孔41,然后再通过该孔41蚀刻铜块,得到铜窗2,这时候再用钻机沿着铜窗方向向下继续钻孔,得到通孔3。这样可以避免了钻机直接钻铜块,使得钻孔更加简单,损耗也变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的后工序包括褪棕化、除胶、沉铜、全板电镀、图形转移、图形电镀、背钻孔和检测。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线路板品质最优化,所述步骤S10棕化前用140~170度温度焗板80~100min,为了棕化效果良好,将棕化速度控制在1.0m/min~1.8m/min,棕化后用90~130度焗板80~100min。
本实施例中,为了磨板效果优异,步骤S9磨板采用砂带进行磨板,每个平面磨四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平依利安达电子第三有限公司,未经开平依利安达电子第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8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凸轮开口机构
- 下一篇:一种有光花捻仿麻布面料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