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条形工件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5574.6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2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董柳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柳凤 |
主分类号: | B25J9/14 | 分类号: | B25J9/14;B25J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2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形 工件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长条形工件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现有的加工生产中,一般是通过人工对加工好的工件进行转移,人工转移工件的方式不但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容易造成工件的损坏。特别是在长条形的工件转移中,由于长度的原因,有时候需要两个或多个人才能将工件进行转移,从而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长条形工件夹持装置,从而提供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长条形工件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固定板、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安装在所述夹持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部安装在所述夹持固定板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升降驱动组件、第一升降座、第一夹持驱动件与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座在所述夹持固定板上进行升降运动,所述第一夹持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座的下方,所述第一夹持块设有两个且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驱动件驱动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
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上设有夹持延伸条,两个所述夹持延伸条相互抵接形成V型结构;
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夹持升降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升降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的第二升降座、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座底部的第二夹持驱动件及与所述第二夹持驱动件驱动连接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设有两个且通过所述第二夹持驱动件的驱动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
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夹持面上开设有V型凹槽,所述V型凹槽的中部开设有定位缺口。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夹持升降驱动组件为升降气缸。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驱动件为夹持气缸。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夹持升降驱动组件为升降气缸。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夹持驱动件为夹持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长条形工件夹持装置通过设置夹持固定板、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从而完成对长条形工件的夹持操作,由此代替人工的生产方式,有效的提供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长条形工件夹持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长条形工件夹持装置10的结构图。
一种长条形工件夹持装置10,包括:夹持固定板100、第一夹持部200与第二夹持部300,第一夹持部100安装在夹持固定板100的一端,第二夹持部300安装在夹持固定板100的另一端。
第一夹持部200包括:第一夹持升降驱动组件210、第一升降座220、第一夹持驱动件230与第一夹持块240,第一夹持升降驱动组件210驱动第一升降座220在夹持固定板100上进行升降运动,第一夹持驱动件230安装在第一升降座220的下方,第一夹持块240设有两个且通过第一夹持驱动件230驱动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
第一夹持块240的一端上设有夹持延伸条241,两个夹持延伸条241相互抵接形成V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柳凤,未经董柳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5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子表面铝粉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更换方便的计算机键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