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薯储藏保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7648.1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3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钮福祥;朱红;孙健;岳瑞雪;张毅;张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23B7/157 | 分类号: | A23B7/157;A23B7/152;A23B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刘振祥 |
地址: | 2211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薯 储藏 保鲜 方法 | ||
一种甘薯储藏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装筐,将刚收获的完整的新鲜薯块装入料筐内;浸泡石灰水,将装满鲜薯的塑料筐浸泡于饱和石灰水中,并确保薯块全部没入其中,浸泡时间3~5min;控水,提起料筐,沥去水分;入库,料筐控水后,转移至储藏库内;臭氧杀菌,料筐在储存库中摆放整齐后,关闭门窗以形成密闭条件,通入臭氧进行杀菌,在10~30min内使臭氧浓度达到2~4ppm,维持20~40min;除湿,臭氧杀菌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待臭氧消散后,再用除湿机对储藏库进行除湿,至薯块和地面干爽;日常管理,常年保持库内温度11~13℃,相对湿度60~90%。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薯块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能够充分发挥杀菌的作用,有利于薯块长期储藏保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薯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薯储藏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含水量高、皮薄,不耐储存,制约着甘薯产业的发展。甘薯贮存条件11-13℃,相对湿度80%左右。储存过程中的管理条件较为苛刻,一些小的疏忽既可导致薯块腐烂,甚至“烧窖”现象,进而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甘薯的贮存管理要十分小心谨慎,不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还要加强对贮存环境(贮存库)进行消毒工作,如进行硫磺熏蒸、喷洒多菌灵及撒生石灰,通过对新鲜薯块进行消毒处理,以延长贮藏期,减少腐烂损失,提高经济效益。这种方法对甘薯储藏有一定帮助,但是无论是“甲基硫菌灵”还是“硫磺”,都会产生有害残留,这些残留或附于薯块表面或释放在空气中,易造成二次污染;采用向薯块中撒生石灰粉的方法,易造成薯块表面石灰粉浓度的不均匀,造成遗漏或灼烧现象;同时,因为是粉末,生石灰的碱性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能有效抑制薯块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有采用臭氧处理薯块的方法,但是,干爽的薯块表面不能够溶解臭氧,臭氧也不能够充分发挥杀菌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薯储藏保鲜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薯块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能够充分发挥杀菌的作用,有利于薯块长期储藏保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薯储藏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装筐,将刚收获的完整的新鲜薯块装入料筐内;
步骤二:浸泡石灰水,将装满鲜薯的料筐浸泡于饱和石灰水中,并确保薯块全部没入其中,浸泡时间3~5min;以使石灰水充分浸透薯块表面泥土层和沟回皱褶深处;
步骤三:控水,提起料筐,沥去水分;
步骤四:入库,料筐控水后,转移至储藏库内;
步骤五:臭氧杀菌,料筐在储存库中摆放整齐后,关闭门窗以形成密闭条件,通入臭氧进行二次和全面杀菌,在10~30min内使臭氧浓度达到2~4ppm,维持20~40min;
步骤六:除湿,臭氧杀菌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待臭氧消散后,再用除湿机对储藏库进行除湿,至薯块和地面干爽;
步骤七:日常管理,常年保持库内温度11~13℃,相对湿度60~90%。
所述步骤三中控水至水滴不连串滴下为止。
所述步骤七中,视储藏情况,利用臭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杀菌,以及时抑制薯块发病。
所述步骤四中入库时将多个料筐成撂地摆放,摆放至5~6个料筐高度,并按从里到外顺序依次摆放,并留有进出料筐空间的过道。
所述步骤一中的料筐为塑料材质制成。
所述步骤一中料筐中薯块顶部的高度低于料筐上口边缘5~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未经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76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的生物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全健康的水果保鲜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