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烧结制备的WC-8Ni硬质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9298.4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2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晶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2C1/05;B2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合金 真空烧结 制备 烧结 脆性 制备高性能 断裂韧性 力学性能 烧结试样 耐磨性 大影响 孔隙率 致密化 抗弯 生产工艺 | ||
为了改善WC‑Ni硬质合金的硬度、耐磨性,研制了一种真空烧结制备的WC‑8Ni硬质合金。采用WC粉和Ni粉为原料,对于WC‑8%Ni硬质合金,最佳的真空烧结温度为1350℃,在该温度下烧结试样无脆性η相形成,具有最高的断裂韧性及较高的硬度和密度。烧结温度对WC‑Ni合金的性质有很大影响,合适的烧结温度能够降低硬质合金的孔隙率及缺陷,也能够增强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所制得的真空烧结制备的WC‑8Ni硬质合金,其硬度、致密化程度、抗弯强度都得到大幅提升。本发明能够为制备高性能的WC‑Ni硬质合金提供一种新的生产工艺。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合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烧结制备的WC-8Ni硬质合金。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的工具材料,在切削刀具和轴承等摩擦磨损较严重的场合应用较多。传统意义上的硬质合金是指将具有优异物理性能的硬质相WC颗粒嵌入低熔点的粘结相Co中,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所得到的合金材料。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硬质合金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除了对硬度和强度之外,对硬质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也有了较高的要求。WC-Ni硬质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优良的耐磨性、耐热性以及良好的抗腐蚀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压、高转速、高温、腐蚀性介质等工作环境。
真空烧结是一种瓷坯在真空条件下烧结的方法,氧化物陶瓷坯体的气孔中含有的水蒸气、氢、氧等气体在烧结过程中借溶解、扩散沿着坯体晶界或通过晶粒可从气孔中逸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WC-Ni硬质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设计了一种真空烧结制备的WC-8Ni硬质合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真空烧结制备的WC-8Ni硬质合金的制备原料包括:粒径2-3μm的WC粉和Ni粉。
真空烧结制备的WC-8Ni硬质合金的制备步骤为:将原料粉末按照实验设计方案进行称量、配料并混合,将混合粉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球磨时间为72h,球料质量比为6:1,球磨介质为酒精。将球磨后的料浆过滤后进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温度为50℃。随后将混合料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去除Ni粉在球磨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皮,并将混合料放入氢气气氛的管式炉中进行还原反应,反应温度为400℃。将经过还原反应的混合料加入2%固体石蜡成形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炉中进行真空干燥。混合料干燥后放入圆柱形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形,压制设备为液压机。压坯先在850℃下、空气气氛中进行预处理,随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真空烧结,保温2h后炉冷至室温。
真空烧结制备的WC-8Ni硬质合金的检测步骤为:显微组织形貌采用HiS480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金相组织采用Lei5000M金相显微镜观察,物相组成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密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及AN202电子分析天平测定,显微硬度采用AVK显微硬度计测试,断裂韧性通过压痕法测定。
所述的真空烧结制备的WC-8Ni硬质合金,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硬质合金试样的孔隙率和缺陷不断减少,η相形成并越来越多,1400℃烧结试样表面形成了大量脆性η相,使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大量裂纹。
所述的真空烧结制备的WC-8Ni硬质合金,Ni硬质合金试样的密度和硬度均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在高温段增加缓慢。试样的断裂韧性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并在1350℃下达到最高值35MPa·m1/2。由于脆性η相的形成,1350℃以上烧结试样的断裂韧性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所述的真空烧结制备的WC-8Ni硬质合金,对于WC-8%Ni硬质合金,最佳的真空烧结温度为1350℃,在该温度下烧结试样无脆性η相形成,具有最高的断裂韧性及较高的硬度和密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晶,未经杨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9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