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运船舶窗户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9681.1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5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蓝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运 船舶 窗户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海运船舶窗户清理装置公开了一种通过内外两层清理头,对窗户固定圈和窗户进行间歇式清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外侧等距开有多个滑动槽,外转套套置于动力轴上,所述外转套一端和动力轴之间置有固定轴承,所述外转套内壁上等距开有三个辅滑槽,所述辅滑槽一侧开有磁铁固定槽,磁铁置于磁铁固定槽内,所述外转套一端内壁上置有辅卡齿,所述外转套另一端外壁等距开有多个辅卡槽,外清理头套置于外转套另一端,所述外清理头为环形,所述外清理头的直径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所述外清理头内壁上等距置有多个卡块,且一一对应置于多个辅卡槽内,打磨布置于外清理头另一端,内转套套置于动力轴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海运船舶窗户清理装置,涉及一种对物流运输船舶的窗户进行清理的装置,属于海洋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内外两层清理头,对窗户固定圈和窗户进行间歇式清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海运作为主要的物流运输方式之一,货运船舶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因在海面上窗户承受的压力较大,为了增强窗户的抗压能力,通常被做成圆形,在海面上轮船受到的腐蚀性较大,不能及时得到维护保养的窗户固定圈在长期的海水侵蚀下,容易出现锈蚀的现象,需要定期对窗户固定圈处进行除锈作业等保养工作,传统的船舶窗户除锈清理方式是采用砂轮、砂纸等工具进行打磨除锈,采用此类工具进行船舶窗户除锈,需要沿着窗户一周进行清理,使用砂轮打磨除锈时,手部力量控制不好时,容易对船舶造成破坏,且在清理过程中,部分铁锈会落在窗户上,在除锈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玻璃表面清理工作,浪费人力资源,现有的窗户清理装置,如公开号CN2189497公开了多用擦洁、打磨器 ,通过电机带动擦头转动,通过擦头上的纱布或者砂纸完成清理或者打磨工作,采用该装置进行船舶窗户清理除锈操作时,更换砂纸进行除锈操作,整个圆形擦头覆盖在窗户上,仅装置外圈进行工作对于窗户固定圈进行除锈,装置内圈不接触任何东西,造成资源的浪费,除锈落在玻璃上的污染物需要再更换小直径的擦头装上纱布进行清理,较为繁琐,不适合船舶窗户清理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海运船舶窗户清理装置提供了一种通过内外两层清理头,对窗户固定圈和窗户进行间歇式清理的装置。
本发明一种海运船舶窗户清理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海运船舶窗户清理装置由固定圈清理装置、窗户清理装置和滑动装置组成,固定圈清理装置由打磨布、外清理头、固定轴承、磁铁、外转套、滑动槽、动力轴、辅卡槽、卡块、磁铁固定槽、辅卡齿和辅滑槽组成,所述动力轴外侧等距开有多个滑动槽,外转套套置于动力轴上,所述外转套一端和动力轴之间置有固定轴承,所述外转套内壁上等距开有三个辅滑槽,所述辅滑槽一侧开有磁铁固定槽,磁铁置于磁铁固定槽内,所述外转套一端内壁上置有辅卡齿,所述外转套另一端外壁等距开有多个辅卡槽,外清理头套置于外转套另一端,所述外清理头为环形,所述外清理头的直径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所述外清理头内壁上等距置有多个卡块,且一一对应置于多个辅卡槽内,打磨布置于外清理头另一端,窗户清理装置由绒布、内清理头、内转套、固定环、主卡槽、动力轴腔、主卡齿和主滑槽组成,内转套套置于动力轴上,所述内转套一端内壁开有动力轴腔,且和动力轴一端相对应,所述内转套一端通过固定轴承置于外转套另一端内,所述内转套一端置有固定环,所述内转套另一端内壁置有主卡齿,所述内转套内壁等距开有三个主滑槽,且和三个辅滑槽一一对应,所述相对应的主滑槽和辅滑槽形成闭合的椭圆形槽,所述固定环上开有磁铁固定槽,磁铁置于磁铁固定槽内,且分别和外转套内壁的三个磁铁相对应,所述内转套另一端外壁等距开有多个主卡槽,内清理头套置于内转套另一端,且置于外清理头内,所述内清理头凸出外清理头一段距离,所述内清理头内壁上等距置有多个卡块,且一一对应置于多个主卡槽内,绒布置于内清理头上,滑动装置由辅转齿、旋转套、滑动凸起、主转齿和滑动卡条组成,旋转套套置于动力轴上,且位于外转套内,多个滑动卡条等距置于旋转套内壁上,且一一对应置于多个滑动槽内,所述旋转套一端置有辅转齿,另一端置有主转齿,滑动凸起置于旋转套外侧,且置于其中一个辅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蓝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蓝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9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