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钧瓷盘用的釉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1691.2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00 | 分类号: | C03C8/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616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瓷盘 釉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钧瓷盘用的釉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釉料由底釉和面釉组成,所述的底釉由氧化铜4‑5份,钾长石10‑16份,高岭石8‑12份,二氧化锡1‑2份,滑石8‑12份,长白石10‑16份,玻璃粉10‑20份组成;所述的面釉由氧化铜4‑5份,滑石10‑16份,二氧化锡4‑5份,氧化锌2‑6份,钾长石8‑12份,长白石5‑10份,高岭石10‑16份和玻璃粉10‑20份组成。本发明通过对钧瓷盘所用的面釉和底釉配方进行优化,同时对面釉和底釉的制备工艺也进行精细化调整,保证釉料颗粒均匀,涂釉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瓷器用釉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钧瓷盘用的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瓷工艺品主要有钧瓷、汝瓷和牡丹瓷三种,牡丹瓷的优点在于以牡丹自然状物为主要题材,将牡丹花的立体造型制作与瓷器之上,是中国悠久的陶瓷文化与牡丹文化有机融合的创意成果,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工艺研究、艺术审美和收藏馈赠价值。而汝瓷和钧瓷同样具有自己的优点,钧瓷
以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效果在瓷林独树一帜、卓尔不群。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一体素净。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众所周知,钧瓷的制作工艺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其一、选料,在矿区寻找性能可靠,质量稳定,宜于钧瓷产生窑变的原材料,并精心进行挑选,然后制成符合质量要求的泥料或釉料;
其二、成型制坯,根据产品的种类和不同需要,一般成形有注浆成形、拉坯成形、脱坯成形等几种方法,之后将成型坯进行素烧;
其三、施釉,把经过成形后的精坯,不上釉先烧一次,以增加坯体的强度和吸水性,利于上釉操作,把经过素烧后的素胎,使素胎表面附着一层具有合适厚度的釉浆;
其四、烧制成型,经过上釉的釉坯,入窑进行烧成,也就釉烧。温度一般在1280℃~1300℃。古代宋钧官窑采用柴烧,新中国成立后恢复钧瓷生产时采用煤烧,1994年以后则普遍采用气烧,钧瓷烧成时由于温度、气氛以及气候等的影响,使烧成后的产品具有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窑变效果;
其五、出窑,对烧成后的产品,按照钧瓷技师标准进行检选和分级。合格品一般有正品、精品、珍品等几个级别。正品没有缺陷或缺陷极小,窑变效果一般;精品没有任何缺陷,有一定的窑变效果;珍品则是精品中的佼佼者,窑变效果丰富独特。
上述工艺步骤为历代的钧瓷大师摸索所获得,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教科书式的经典,但申请人认为,对于钧瓷盘,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胎坯薄而施釉面积广,考虑到盘型坯内表面和外周面呈现出不同的观赏价值,且主要以盘型坯内表面作为主要的观赏面,其余外周面均作为辅助,如此以来,按照常规的操作步骤,仅仅使素胎外表面附着一层具有合适厚度的釉浆,这样并不能带来较好的效果,因此,申请人认为,既然内表面作为主要观赏部分,则两者所用的釉料应该有所不同,因此,申请人通过数年的摸索,研究出一种应用于盘型坯的全新的施釉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钧瓷盘的表面涂釉工艺,本发明通过对钧瓷盘所用的面釉和底釉配方进行优化,同时对面釉和底釉的制备工艺也进行精细化调整,保证釉料颗粒均匀,涂釉效果较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钧瓷盘用的釉料,所述的釉料由底釉和面釉组成,所述的底釉由氧化铜4-5份、钾长石10-16份、高岭石8-12份、二氧化锡1-2份、滑石8-12份、长白石10-16份和玻璃粉10-20份组成;
所述的面釉由氧化铜4-5份、滑石10-16份、二氧化锡4-5份、氧化锌2-6份、钾长石8-12份、长白石5-10份、高岭石10-16份和玻璃粉10-20份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未经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16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钧瓷铜红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