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制品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0293.0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9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卜轶坤;李伟;孙卫平;刘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汉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3/14 | 分类号: | B41M3/14;C09D11/50;B42D25/378;B42D25/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刘小勤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制品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安全制品,所述的安全制品包括颜色特定的背景,以及分别由不同光变油墨印刷的至少两种不同标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其特征在于:在可见光观察条件下,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分别印制在颜色特定的背景上,在第一角度观察时,第一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同或者相近的颜色,达成同色性匹配,而第二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异的颜色,观察到明显的色差,同色性不匹配;改变为第二观察角度后,第一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异的颜色,同色性不匹配,而第二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同或者相近的颜色,达到同色性匹配;
或者,在第一角度观察时,第二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同或者相近的颜色,达成同色性匹配,而第一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异的颜色,观察到明显的色差,同色性不匹配;改变为第二观察角度后,第二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异的颜色,同色性不匹配,而第一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同或者相近的颜色,达到同色性匹配;
所述的同色性匹配是指,在观察时测量的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与背景的色差值△E满足△E小于3,不在此范围内则同色性不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观察角度是指基本上垂直观察所述安全制品的承印面,所述第二观察角度是指基本上平视观察所述安全制品的承印面;或者,所述第一观察角度是指基本上平视观察所述安全制品的承印面,所述第二观察角度是指基本上垂直观察所述安全制品的承印面;
所述基本上垂直观察的角度范围是指观察角度与所述安全制品的承印面表面垂线夹角在0~15°,基本上平视观察角度范围是指观察角度与所述安全制品的承印面表面垂线夹角在4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变油墨是由光学变色薄膜和连接料配制而成;
任选的,所述的光学变色薄膜为绿变蓝、绿变紫、紫红变绿或蓝变紫红光学变色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变色薄膜包括第一吸收层、第一介质层、第二吸收层、第二介质层、反射层、第三介质层、第三吸收层、第四介质层、第四吸收层,是以反射层为对称界面的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可选用材料范围:铝、银、镍、铬,或者其中任意两种材料的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第四介质层的可选用的材料范围:氟化镁,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所述第一吸收层、第二吸收层、第三吸收层、第四吸收层的可选用材料范围:镍,铬,或者镍-铬合金。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制品上印制防伪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光变颜料:粉碎光学变色薄膜得到光变颜料,粒径为在10微米-30微米,按照上述方法准备至少两种不同的光变颜料;称取光变颜料10克,高分子聚合树脂25克,流平剂1克,润湿剂1克,消泡剂1克,正丙酯30克;
配制光变油墨:在避光、无尘车间内,温度为24℃,湿度68%,在混合皿中,先放入正丙酯,后放入高分子聚合树脂,搅拌,待高分子聚合树脂完全溶解后加入粉碎后的光学变色薄膜,待粉碎后的光学变色薄膜分散均匀后,进行搅拌,再依次加入流平剂,润湿剂和消泡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光变油墨,密封在桶中,置于阴凉干燥处待用;按照上述方法配制至少两种不同的光变油墨;
印制防伪标记:使用普通油墨在所述安全制品的承印面上印制背景,之后取配制好的至少两种不同的光变油墨,在所述安全制品的承印面上印制至少两种不同标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可见光观察条件下,在第一角度观察时,第一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同或者相近的颜色,达成同色性匹配,而第二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异的颜色,观察到明显的色差,同色性不匹配;改变为第二观察角度后,第一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异的颜色,同色性不匹配,而第二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同或者相近的颜色,达到同色性匹配;
或者,在第一角度观察时,第二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同或者相近的颜色,达成同色性匹配,而第一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异的颜色,观察到明显的色差,同色性不匹配;改变为第二观察角度后,第二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异的颜色,同色性不匹配,而第一标记与背景显示相同或者相近的颜色,达到同色性匹配;
所述的同色性匹配是指,在观察时测量的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与背景的色差值△E满足△E小于3,不在此范围内则同色性不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汉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汉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02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印皱纹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调控喷墨打印相邻液滴干燥形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