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的浮力式膜结构挡水坝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2722.X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谦;张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一搏水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浮力 膜结构 水坝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浮力式膜结构挡水坝及其应用方法,包括支架、挡水坝布、浮力体、缆绳和锚桩,所述挡水坝布是个开敞的整体膜结构体,分上部挡水坝布和底部基础坝布,所述支架是一个金属结构,由基础支架、支撑杆组成,支架等间隔的布设在挡水坝的背水侧,其中,支撑杆通过顶端的吊扣挂住上部挡水坝布上端的吊孔,把上部挡水坝布撑住,在底部,基础支架的前端压在基础坝布下面,并与基础坝布相连,后端用锚桩锚固在基础上。有益效果在于:可快速的构筑形成防洪墙,将洪水挡在外面,阻止洪水的肆虐,不但构筑速度快,挡水效果好,而且无需过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无需动用土方,生态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洪墙、挡水坝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构筑的浮力式膜结构挡水坝。
背景技术
我公司于2012年申请并公开了一项名为“浮力坝式应急挡水子堤及其构筑方法”的专利申请,其基本内容是:
1、设计理念:浮力坝式应急挡水子堤的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挡水坝体AB、基础坝布BD、锚桩E、锚绳NA、AE和DE、坝体浮力体G,防浪坎MN。
浮力坝式应急挡水子堤是一种柔性膜结构的挡水体,从结构上讲,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橡胶坝,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通过向坝袋内充水(气),使坝体充胀隆起挡水,而是利用坝体自身所具有的浮力,使坝体自动浮起挡水。
1、作用机理:浮力坝式应急挡水子堤采用PVC涂层高强防水帆布作坝身,坝身顶部附加聚苯乙烯塑料泡沫(EPS)或气囊做浮力体提供浮力,借助自身浮力可随水位的涨落而实现自主升落。整个坝体重量较轻,单节子堤(长6m)重量小于60kg,搬运方便,大大降低了子堤构筑施工的劳动强度。
2、子堤单元间联接:浮力坝式应急挡水子堤的单元子堤之间的联接采用尼龙扎带将子堤坝布左右两端的端绳绑扎在一起的方法,不仅保障了联结的安全牢固,而且便于操作,联结速度快,效率高,尤其可以保障联结端头近乎滴水不漏。
3、底部防渗设计:子堤底部铺在基础之上的基础坝布部分即图7的BD部分,即为子堤提供稳定,同时它又是子堤的“护坦”,起到截渗防漏的作用。而且针对土质堤顶,浮力坝式应急挡水子堤首次采用了“闭气帘”的处理方法,确保了子堤和堤顶之间的防渗要求。所谓“闭气帘”就是将子堤基础坝布的边缘包边布延长并反向向外折出坝布边缘,形成封盖在基础坝布边缘前面的始终保持松弛的布帘,如图8、图9所示。
2、浮力坝式应急挡水子堤的构筑方法:
浮力坝式应急挡水子堤采用锚桩和缆绳锚系的方法进行固定,固定方法简单、方便,极大地加快了子堤构筑的施工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第一步、固定锚桩
沿子堤构筑轴线固定锚桩,锚桩间隔1.5米,每节子堤(长6米)需要4个锚桩。锚桩固定要求因场地、锚桩材质不同而不同,条件允许时应做锚桩固定力试验。注意:①使用木桩或钢钎作为锚桩时最好向坝体迎水方向倾斜15度,以防止锚绳脱落。②施工中应注意控制间隔长度误差,以免由于误差累积造成锚绳与锚桩错位较大。
不同场地锚桩选择及固定要求
第二步、子堤联接
将子堤沿构筑轴线在锚桩后面摆好展开,将相邻子堤单元的端头对其,然后用尼龙扎带穿过子堤两端相对应的眼圈捆扎起来即可。绑扎完成后将子堤两端的搭接布相互搭接,用尼龙粘扣贴合在联接头的面上,起到止水的作用。
第三步、锚绳固定
将子堤的顶部锚绳AE和底部锚绳DE对应的套在锚桩上,然后把闭气帘拉出整理好,即完成坝体构筑。
第四步、防浪坎整理
将防浪坎立起,用缆绳栓系在子堤顶部锚绳上,并适当调整,使其发挥最大防浪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一搏水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一搏水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27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架平板式消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浮力式应急挡水墙及其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