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黏度材料的定量供给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8045.4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7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席建斌;廖敏;滕晓文;郑传波;王后俊;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黏度 材料 定量 供给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黏度材料的定量供给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4)、电磁阀、输送管路(1)和排压管路(2),所述输送管路(1)一端连通工作泵(8)另一端连通喷涂枪(7),所述输送管路(1)上设有第一切断阀(14),所述排压管路(2)首端与第一切断阀和喷涂枪之间的输送管路(1)连通、末端连通材料桶(9),所述排压管路(2)上设有第二切断阀(15),所述控制器(4)通过电磁阀控制第一切断阀(14)、第二切断阀(15)和喷涂枪(7)的开启和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1)上还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0)和压力调节器(11),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压力调节器(11)和第一切断阀(14)沿材料行进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控制器(4)控制压力调节器(11)的开度,所述喷涂枪(7)、第一切断阀(14)和第二切断阀(15)之间连通的管路为喷涂管路(18),喷涂管路(18)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12),所述输送管路(1)上与喷涂枪(18)的入口连通的位置设有温度传感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度材料的定量供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压管路(3),预压管路(3)首端与排压管路(2)的首端连通、末端与排压管路(2)的末端连通,预压管路(3)上靠近其首端的一端设有第三切断阀(16),预压管路上靠近其末端的一端设有备压调节阀(17),所述控制器(4)通过电磁阀控制第三切断阀(16)的开启和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度材料的定量供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控制器(4)通过第一电磁阀(5)分别控制第一切断阀(14)和第二切断阀(15)的开启和关闭、通过第二电磁阀(6)控制喷涂枪(7)的开启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度材料的定量供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进行压力显示及数据传送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放大器(22)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放大器(23),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放大器(22)的输入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0)电连接、输出端与控制器(4)电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放大器(23)的输入端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2)电连接、输出端与控制器(4)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度材料的定量供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进行温度显示及数据传送的温度传感器放大器(24),所述温度传感器放大器(24)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13)电连接、输出端与控制器(4)电连接。
6.一种高黏度材料的定量供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路、排压管路、预压管路和喷涂管路,所述喷涂管路一端分别与输送管路、排压管路、预压管路连通、另一端连通喷涂枪,喷涂管路与输送管路、排压管路、预压管路连通的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根据喷涂管路上的压力与设定的喷涂压力的对比结果,分别调整输送管路、排压管路、预压管路上的阀门对喷涂管路上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喷涂管路上的压力与喷涂压力一致,实现设定喷涂压力的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黏度材料的定量供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喷涂管路上的压力进行调节的过程为:当设定的喷涂压力与喷涂管路上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大于等于A时,调整输送管路上的阀门或排压管路上的阀门,对喷涂管路进行升压或排压,使喷涂管路上的压力与喷涂压力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黏度材料的定量供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喷涂管路进行升压或排压,使设定的喷涂压力与喷涂管路上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小于等于B,B<A;然后调整输送管路上的阀门和预压管路上的阀门对喷涂管路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喷涂管路上的压力与喷涂压力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黏度材料的定量供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喷涂管路内的材料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根据材料温度与材料黏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及材料黏度与喷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输送管路上的阀门对喷涂枪的喷涂量进行调节,使喷涂枪的喷涂量与设定的喷涂量一致,实现设定喷涂量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80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骨科牵引床
- 下一篇:一种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