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郫县豆瓣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1359.1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4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徐炜桢;李玉锋;王卫华;岳鹏;杨帆;杨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地址: | 61173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郫县 豆瓣 黄曲霉 毒素 b1 检测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郫县豆瓣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郫县豆瓣属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迄今为止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郫县豆瓣不仅生产工艺独特,也以其味辣香醇、粘稠绒实、红棕油亮、酱香浓郁等特点在我国酱类产品中独树一帜,堪称川菜之魂。据权威统计,2015年“郫县豆瓣”品牌价值已达607.16亿元,位列“加工食品类地理标志产品”全国第一;当年产品总产量达到110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02亿元,出口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创汇超过4000万美元。
随着“川菜、川味、川菜调味品”走出四川走向全国,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中国辣椒产业的发展对全球辣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国内50万家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当中,就有10万家是以川菜为主打菜品,更有超过100万家的小型川菜餐馆几乎分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川菜之魂-郫县豆瓣作为川菜调味品代表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使用。与此同时,据统计四川居民总食物消费中,调味品日均消费量占到了94.13g,其中豆瓣酱消费量占到了10.25g,远高于全国其它地区。
郫县豆瓣的生产包括前期发酵和后熟发酵两个阶段,前期发酵主要是指霉瓣子的制曲和辣椒坯的预处理。后熟发酵主要是将成熟霉瓣子和成熟辣椒坯按比例配料混合,加入适量食盐和水,进入发酵池发酵,经过一定时期的翻晒和陈化,即是郫县豆瓣特有的日晒夜露工艺。但是,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不重视霉瓣子的制曲、后发酵期的管理和环境卫生,常出现黄曲霉毒素B1超过国家标准限量的问题,带来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目前发现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之一,于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等产生的一类含有二氢呋喃环结构的次生代谢产物,常见的有B1、B2、G1、G2、M1五种,其中又以B1具有强烈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为甚。
黄曲霉毒素的LD50(半数动物致死量)为0.249mg/kg,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是含超标毒素的食物经摄入后被消化道吸收,在体内进行羟基化、去甲基化和环氧化等代谢过程,主要代谢产物大部分分布在肝脏,在肾脏、血液、肌肉和脂肪中也有少量分布,具有毒性或致癌、致突变作用。
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前提,是其高效特异性的提取。目前,国内专家关于食品当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酶联免疫吸附、亲和层析等技术实现对食用植物油、米面、酱油、花生、食源性动物组织等当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但是,对于郫县豆瓣当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前处理技术还很少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郫县豆瓣黄曲霉毒素B1检测前处理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通过郫县豆瓣的采样、预处理、黄曲霉毒素B1的提取,实现快速高通量的郫县豆瓣黄曲霉毒素B1的精确测定。
一种郫县豆瓣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萃取分离的方法提取郫县豆瓣中溶解的黄曲霉毒素B1溶液;
步骤2:提取步骤1中下层沉淀的黄曲霉毒素B1溶液;
步骤3:将步骤1与步骤2提取的黄曲霉毒素B1溶液合并;
步骤4:检测步骤3合并溶液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包括:利用甲醇溶解郫县豆瓣中的黄曲霉毒素B1,利用正己烷溶解去除郫县豆瓣中的脂肪,利用三氯甲烷溶解去郫县豆瓣中的除蛋白质。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包括:
1)将郫县豆瓣捣碎,随后加入甲醇溶液,再加入正己烷,然后在实验摇床中以250r/min的速度震荡5-10分钟;
2)取一定量的步骤1)振荡后的溶液进行离心;
3)离心后,取中间层加入三氯甲烷,在实验摇床中以250r/min的速度震荡5-10分钟;取下层三氯甲烷溶液,然后加入甲醇溶液复溶,最后加蒸馏水稀释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华大学,未经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1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瓶子(流凌天然饮用水)
- 下一篇:瓶子(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