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氢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7230.3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7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胜;向建安;苏敏;赵丹;李启强;颜智;张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44 | 分类号: | B01J23/44;B01J23/60;B01J23/63;B01J23/89;C07C5/10;C07C13/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房云 |
地址: | 61022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制备 十氢萘 制备方法和应用 四氢萘 加氢 分子筛 贵金属 催化活性 二段加氢 反应条件 工业应用 分散度 浸渍法 两步法 氧化物 | ||
1.一种四氢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含有活性组分、催化剂助剂和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所述活性组分是质量含量为0.3%的Pd;所述催化剂助剂是质量含量为2%Co2 O3 +2%NiO+2%MgO组合;所述催化剂载体是质量含量为93.7%-98.95%的Al2 O3 、SiO2 、TiO2 和ZSM-5分子筛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且所述催化剂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1)将所述催化剂载体球磨5h,过200目筛,然后在400~500℃空气氛围中焙烧4~6h,得到载体A;
(2)配制助剂前驱体溶液,用酸性溶液调节其pH值为1~5,按照等体积浸渍所需量,取相应量的浸渍液;再称取载体A倒入浸渍液中搅拌混匀20~40min,然后在室温下静置陈化10~14h,烘干,取出在400~500℃空气氛围中焙烧1~10h,得到载体B;
(3)配制贵金属前驱体溶液,用酸性溶液调节其pH值为1~5,按等体积浸渍所需量,取相应量的浸渍液;将步骤(2)中所得到的载体B倒入浸渍液中搅拌混匀20~40min,然后在室温下静置陈化10~14h,烘干,加入适量水和粘结剂与其混捏挤压成条,所成型的柱状颗粒直径为3~5mm,颗粒长度为6~15mm,再将所得到的柱状颗粒在400~500℃空气氛围中焙烧1~10h,得到样品C;
(4)配制还原剂溶液,将样品C浸入还原剂溶液中,静置2-24h,取出样品C用蒸馏水洗涤1-5次,在90~120℃烘箱中烘干得到所述催化剂。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氢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催化剂载体球磨5h,过200目筛,然后在400~500℃空气氛围中焙烧4~6h,得到载体A;
(2)配制助剂前驱体溶液,用酸性溶液调节其pH值为1~5,按照等体积浸渍所需量,取相应量的浸渍液;再称取载体A倒入浸渍液中搅拌混匀20~40min,然后在室温下静置陈化10~14h,烘干,取出在400~500℃空气氛围中焙烧1~10h,得到载体B;
(3)配制贵金属前驱体溶液,用酸性溶液调节其pH值为1~5,按等体积浸渍所需量,取相应量的浸渍液;将步骤(2)中所得到的载体B倒入浸渍液中搅拌混匀20~40min,然后在室温下静置陈化10~14h,烘干,加入适量水和粘结剂与其混捏挤压成条,所成型的柱状颗粒直径为3~5mm,颗粒长度为6~15mm,再将所得到的柱状颗粒在400~500℃空气氛围中焙烧1~10h,得到样品C;
(4)配制还原剂溶液,将样品C浸入还原剂溶液中,静置2-24h,取出样品C用蒸馏水洗涤1-5次,在90~120℃烘箱中烘干得到所述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用助剂前驱体溶液为Ni(NO3)2、Mg(NO3)2、Co(NO3)3,步骤(3)所述贵金属前驱体溶液为二氯化钯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所述酸性溶液为稀盐酸、稀硝酸、稀醋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步骤(3)所述粘结剂为活性白土、高岭土、田菁粉中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还原剂为甲醛、水合肼、硼氢化钠和硼氢化钾中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氢萘加氢制备十氢萘的催化剂在制备十氢萘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先将所述催化剂在150-400℃、氢气分压为0.5-5MPa条件还原1-20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反应温度为150-400℃、压力为0.5-10MPa、液时体积空速为0.5-8h-1、氢油比为100-2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72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低肩用矫正带
- 下一篇:一种电场增强乳化液润滑的表面织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