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电子道岔位置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2863.5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1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苏守钗;张杭君;周在福;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B61L23/00;B61K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道岔 位置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电子道岔位置检测装置,包括110VAC参考信号线路、定位检测电路、反位检测电路以及均连接有正向驱动电路和负向驱动电路的定位表示继电器和反位表示继电器,所述110VAC参考信号线路包括与转辙机连接的线路X1、X2、X3、X4、X5,所述定位检测电路与线路X2和X4连接,所述线路X4上设有二极管,所述反位检测电路与线路X3和X5连接,所述线路X5上设有二极管,所述线路X1与火线连接,所述正向驱动电路与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负向驱动电路与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定位表示继电器、反位表示继电器均与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连接。本发明通过与外部转辙机和二极管的结合实现对位置信号的检测,电路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转辙机。
背景技术
转辙机是应用于轨道交通中的一种重要执行设备,用于扳动道岔转换锁闭道岔尖轨或心轨,表示监督联锁区内道岔尖轨或心轨的位置和状态。在转辙机过流或者扳动道岔到位后切断转辙机的驱动电源,转辙机模块进入表示回路,上传采集到的道岔位置状态,如果出现道岔未锁闭的情况则及时报警并导向安全侧。
转辙机的操作方式有电动和手动两种方式。设备正常时采用电动方式通过道岔控制器进行统一控制实现转辙机的定、反位驱动;当停电或转辙机故障以及相应的轨道电路故障时,通过手摇方式转换道岔。电动控制时,五线制交流转辙机为例,当需要驱动转辙机转动时,道岔控制系统会输出两个控制信号,一个用于控制转动方向,另一个用于控制驱动转辙机的三相电源输出。这两个信号先经过核心处理模块,再到执行输出模块,最后到转辙机控制模块。转辙机控制模块输出三相电后,转辙机开始转动扳道岔,当检测到电流过大后,道岔控制系统切断驱动电源,转辙机停止转动。然后道岔控制系统采集到驱动输出已经切断的状态,下发切换到表示回路的命令,最后输入到转辙机控制模块,完成驱动回路向表示回路的切换。通过采集到的特定信号判断究竟是道岔到位还是转辙机堵转,这个特定信号是系统产生的。如果是转辙机堵转,就上报并导向安全侧。采集状态上报的过程也是如驱动命令下发的过程一样,需要经过转辙机控制模块,执行输入模块,核心处理模块。
现有的道岔位置检测技术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1.转辙机驱动和道岔位置采集电路中使用的特定信号需要专门电路产生,增加电路的复杂度,也需要保证信号的可靠性;
2.转辙机的驱动信号和道岔位置采集链路较长,需要经过多个模块(转辙机控制模块,执行输入模块,核心处理模块)才能完成判断;
3.道岔控制系统的机柜结构比较庞大,占用空间大,硬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全电子道岔位置检测装置,简化电路,提高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全电子道岔位置检测装置,包括110VAC信号线路、定位检测电路、反位检测电路以及均连接有正向驱动电路和负向驱动电路的定位表示继电器和反位表示继电器,所述110VAC信号线路包括与转辙机连接的线路X1、X2、X3、X4、X5,所述定位检测电路与线路X2和X4连接,所述线路X4上设有二极管,所述反位检测电路与线路X3和X5连接,所述线路X5上设有二极管,所述线路X1与火线连接,所述正向驱动电路与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负向驱动电路与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定位表示继电器、反位表示继电器均与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连接。
优选的,与定位表示继电器连接的正向驱动电路包括电子开关、反位表示继电器的一个常闭接点以及两个驱动继电器串联的一组常闭接点,与定位表示继电器连接的负向驱动电路包括电子开关,与反位表示继电器连接的正向驱动电路包括电子开关、定位表示继电器的一个常闭接点以及两个驱动继电器串联的一组常闭接点,与反位表示继电器连接的负向驱动电路包括电子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在驱动定位表示继电器、反位表示继电器时分别检测正向驱动电路和负向驱动电路的电子开关状态,并在电子开关发生粘连时上报给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2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驾驶学校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医疗推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