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适应性探测龙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0745.0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马舒庆;王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5 | 分类号: | G01S13/9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周恺丰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适应性 探测 龙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适应性探测龙卷的方法,步骤如下:在龙卷易发区选择N个点,相邻点的距离为60‑100公里,相邻的每三个点组成一个三角形,将N个移动天气雷达分别布设在这些点,在龙卷没有发生的时间里,每三个相邻的雷达一组,同时扫描该三角形区域,依次顺序协同观测,获取三维探测资料;当有龙卷发生时,调整移动天气雷达位置,使上述N个移动天气雷达沿龙卷可能发生的移动方向,以相邻气象雷达之间距离在20至40公里范围内,排列成相邻的每三个点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布设方式,龙卷进入那个三角形,那三部雷达同时开始扫描对应的三角形。本发明可以解决对龙卷观测时覆盖范围大、到达观测点时间快和完整获取龙卷的三维流场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象探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雷达探测龙卷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雷达探测龙卷的方式:一种是在龙卷多发区固定安装一部或几部天气雷达,等待龙卷发生或移入进行探测;另一种是一部或几部移动天气雷达在龙卷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开到龙卷发生区进行探测。前者相当于守株待兔,捕获效率低。后者具有可移动性,捕获效率高。但每个雷达各自探测,不能获得有效的三维流场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达适应性探测龙卷的方法,以解决对龙卷观测时覆盖范围大、到达观测点时间快和完整获取龙卷的三维流场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龙卷易发区选择N个点,相邻点的距离为60-100公里,相邻的每三个点组成一个三角形,将N个移动天气雷达分别布设在这些点,在龙卷没有发生的时间里,每三个相邻的雷达一组,同时扫描该三角形区域,依次顺序协同观测,获取三维探测资料;当有龙卷发生时,调整移动天气雷达位置,使上述N个移动天气雷达沿龙卷可能发生的移动方向,以相邻气象雷达之间距离在20至40公里范围内,排列成相邻的每三个点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布设方式,龙卷进入那个三角形,那三部雷达同时开始扫描对应的三角形。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
(1)静动结合。固定观测时覆盖范围大,雷达之间距离60-100公里;移动观测时,雷达距离30公里左右,方位分辨率显著提高。
(2)平时移动雷达分布式布局,使得龙卷发生时移动路径短,到达探测点时间快,能有效捕获龙卷。
(3)三个雷达同时探测龙卷,能完整获取龙卷的三维流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在没有发生龙卷时的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龙卷发生位置及方向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的在龙卷发生如图2所示时移动后布设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的龙卷发生位置及方向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的在龙卷发生如图4所示时移动后布设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探测方法如下:
首先在龙卷易发区选择N个点,相邻点的距离为60-100公里,每三个点组成一个三角形(最好是等边三角形)将N个移动天气雷达分别布设在这些点,在龙卷没有发生的时间里,每三个相邻的雷达一组,协同观测,获取三维探测资料。参见图1所示,就是N=6时的一个布局图。
协同观测的组合及扫描顺序是:(1)1、3、4雷达同时扫描1、3、4构成的三角形;(2)1、2、4雷达同时扫描1、2、4构成的三角形;(3)3、5、4雷达同时扫描3、5、4构成的三角形;(4)4、5、6雷达同时扫描4、5、6构成的三角形。然后又回到(1),不断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雷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0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