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复配菌剂制备絮凝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3114.6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1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穆军;崔霞;张媛媛;杨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9/04;C02F1/56;C12R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复配菌剂 制备 絮凝 方法 | ||
1.一种利用复配菌剂制备絮凝剂的方法,所述复配菌剂为海洋盐单胞菌菌株Halomonas sp.GHF11与海洋冷杆菌菌株Psychrobacter sp.GHF2,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洋盐单胞菌菌株Halomonas sp.GHF11与海洋冷杆菌菌株Psychrobactersp.GHF2的菌种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加入无菌水制成GHF11菌种液与GHF2菌种液;
(2)混合两种菌种液得到混合菌液,然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制成发酵菌液;
(3)向发酵菌液中加入絮凝载体并继续发酵培养得到原料液;
(4)向原料液中加入乙醇静置沉降,然后离心分离沉降物,经干燥后制成絮凝剂;
所述海洋盐单胞菌菌株Halomonas sp.GHF11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10;所述海洋冷杆菌菌株Psychrobacter sp.GHF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09;
步骤(2)中GHF11菌种液与GHF2菌种液混合的体积比为0.5~2:1,混合菌液的接种浓度为1.5~2.5mL混合菌液/100mL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温度23~27℃、时间3~5天;
步骤(3)中絮凝载体的加入量为8~15g/100mL发酵菌液,继续培养1~2天;
所述的液体培养基经以下过程制成:
a.将贝类海鲜产品用水清洗干净,按质量比贝类海鲜产品:水=1:2~4加水在120~122℃高压蒸煮100~120分钟得到蒸煮肉汤;
b.蒸煮肉汤降温至50~60℃,加入枯草杆菌蛋白酶、菠萝蛋白酶酶解8~12小时,两种蛋白酶添加后的质量浓度为4‰~8‰,然后经400~500目筛网过滤得到酶解液;
c.在95~100℃下持续加热酶解液使体积浓缩30%~50%得到浓缩液;
d.向100mL浓缩液中加入磷酸氢二钾0.8~1.4g、葡萄糖25~45g溶解均匀,然后加入陈化海水定容到1L,经高压灭菌制成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为向1L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20g的琼脂凝固制成的斜面培养基;
步骤(1)中海洋盐单胞菌菌株Halomonas sp.GHF11培养温度25~30℃,海洋冷杆菌菌株Psychrobacter sp.GHF2培养温度18~23℃,培养时间36~48小时,无菌水与固体培养基的体积比1.0~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复配菌剂制备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贝类海鲜产品包括蛤仔、蛏子、蚬子、海虹、扇贝与贻贝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复配菌剂制备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摇床转速100~16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复配菌剂制备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载体为沙土、泥沙、海沙、硅藻土、活性炭、贝壳粉、生物炭、壳聚糖和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絮凝载体经200~300目筛网过筛后灭菌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复配菌剂制备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乙醇与原料液的体积比为2~4:1,在1~5℃静置6~10小时,离心速率3000~5000r/min,干燥温度为90~105℃,干燥时间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31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