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壁余甘粉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2003.3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4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望钊;朱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开发区中欧食品产业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19/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市漳州招***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壁余甘粉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破壁余甘粉,其特征在于:以余甘子为原料,余甘子的果肉和果核一起在65℃以下进行低温超微粉碎至粒径在20μm以下,即得到破壁余甘粉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余甘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甘子包含栽培果园品种和野生果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破壁余甘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余甘子的果肉和果核一起在65℃以下进行低温超微粉碎,得到粒径在20μm以下的破壁余甘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壁余甘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采摘余甘子,选择完熟的余甘子;
(2)冷冻干燥:将步骤(1)的余甘子整果在-30℃~-50℃的温度下进行冻干;
(3)低温粉碎:将步骤(2)冻干后的余甘子整果在65℃的温度以下进行破壁粉碎,即果肉果核不分离,一同在低温条件下粉碎,得到余甘粉;
(4)破壁控制:将步骤(3)粉碎后的余甘粉粒径控制在20μm以下,达到破壁要求,即得到破壁余甘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破壁余甘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5)包装贮藏:将步骤(4)的破壁余甘粉及时包装防潮并在常温下贮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破壁余甘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根据不同余甘品种的不同成熟期采收,要求充分成熟,防止未熟先采或过熟采收,不要病果、虫果、落地果、烂果、未成熟果和过成熟果,及时采收、运输,洗净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破壁余甘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收的余甘子包含栽培果园品种和野生果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栽培果园品种在10月采收,野生果在12月采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破壁余甘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在-30℃~-50℃的温度下对余甘子进行冻干24小时,冻干后水分要求5%以下,果色不变。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破壁余甘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采用超微粉碎机分两次粉碎,第一次先粗粉碎至0.1~1mm,第二次再细粉碎至20μ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破壁余甘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采用的超微粉碎机包含小型超微粉碎机和中型超微粉碎机,小型超微粉碎机每小时粉碎3~5公斤的余甘子整果,中型超微粉碎机每小时粉碎20~50公斤的余甘子整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开发区中欧食品产业发展中心,未经漳州开发区中欧食品产业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20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电筒(520)
- 下一篇:电子烟电池盒(温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