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材检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2228.2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江川弘一;中田雅博;松下明;宫田佳昭;林信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1/892 | 分类号: | G01N21/892;G01N21/89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检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片(sheet)状的被检查物的异常部位进行检测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用于制造或加工片状物品的生产线上,利用如下所述的检查装置,其使用通过将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至片材并利用摄像机(camera)拍摄其透射光或反射光而获得的图像,来对片材上的异常部位(异物混入、污渍、褶皱等)进行检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以往的检查装置中,虽能进行片材上的异常部位的检测,但无法细微地判别所检测到的是何种异常。因此,以往,对于检测到异常部位的片材,不得不采取下述处理,即:予以丢弃,或者作为降级品,或者转为通过目测来进行详细检查。但是,实际上,片材中可能产生的异常存在各种各样,根据制品的种类、用途、材质等,也有的也可以不视为不良(缺陷)。
例如,对于锂离子(lithium ion)二次电池的隔膜(separator),一般使用微多孔性聚烯烃薄膜(polyolefine film),但隔膜自身是人眼触及不到的,所以即使存在少许污渍等,只要在功能性方面不造成问题,就无须视为不良品。另一方面,金属的混入或附着或者针孔(pin hole)(孔)存在短路之虞,因此可以说是绝对不能放过的种类的异常。相反,如果是纸材,则可允许小的针孔,但也存在要将对外观有影响的污渍或褶皱检测为不良的情况(case)。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8174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9509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有鉴于所述实际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测片状被检查物中所含的异常部位和判别异常种类的技术。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是一种片材检查装置,对片状的被检查物进行检查,所述片材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对被检查物的第1面照射光;摄像传感器(sensor),被配置成,能够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并透射过所述被检查物的光来拍摄所述被检查物;处理部,基于由所述摄像传感器所获得的所述被检查物的图像,检测所述被检查物中所含的异常部位,并且判别在所述检测出的异常部位所产生的异常种类;以及输出部,输出与异常部位相关的信息,所述信息至少包含表示由所述处理部所判别的异常种类的信息,所述光源的光量和/或所述摄像传感器的增益经调整为,在未配置所述被检查物的状态下从所述光源直接入射至所述摄像传感器的光的亮度达到与所述摄像传感器的可计测范围的上限相同或实质上相同。
此处,所谓实质上相同,例如是指±10%以内,优选的是±5%以内。另外,由光源所照射的光未必需要包含可见光区域的波长,也可为不可见光。
若被检查物上存在某些异常,则在所述异常部位,与其他部位(即无异常的部位)相比,光的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等特性可能有所变化。并且,所述变化方式依存于光的波长及异常的种类。因此,在通过透射过被检查物的光来拍摄被检查物的情况下,若在拍摄到的图像中存在比其他部分明亮的部分(透射率高的部分)、或者比其他部分昏暗的部分(透射率低的部分),便能够检测到异常。进而,只要能够细微地识别所述异常部分的亮度的差异,则也能够进行异常种类的判别。
但是,若相对于摄像传感器的灵敏度而所照射的光过强或过弱,则照射光的透射率差异就无法反映到所拍摄的图像中,从而无法进行异常的有无检测和/或其种类判别。
关于此点,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相对于摄像传感器的灵敏度,所照射的光不会过强或过弱,因此能够基于反映出了透射率的细微差异的图像来进行异常的检测及其种类的判别。
对于在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所拍摄的图像的亮度值相对于被检查物无异常的状态即通常状态而如何增加或减少,可针对每个异常种类而预先类型化。因此,例如,所述处理部通过判断所述被检查物上的特定位置相对于通常状态的变化属于哪种类型,便能够判别在所述位置产生的异常种类。另外,图像的亮度值的变化(增加或减少)类型与异常种类的对应既可以查找表(look-up table)来定义,也可作为程序(program)内的判定逻辑(logic)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2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物联网系统及便携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不间断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