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落座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1600.8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7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鬼头孝辅;中山孝市;青山睦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00 | 分类号: | B60N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片 支承部件 支架 突出设置 坐垫部件 落座传感器 传感器体 载荷信息 座椅坐垫 防脱部 末端部 相反侧 组装性 邻接 折断 夹持 夹设 支承 检测 损害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损害组装性并抑制安装片折断的落座传感器。具备:支架(31),其在夹设于车辆的座椅坐垫的坐垫部件与支承该坐垫部件的支承部件之间的状态下被载置于该支承部件;传感器体(40),其被载置于支架(31),对从坐垫部件受到的载荷信息进行检测;安装部34,其具有在支架(31)的端部向下方突出设置的第一安装片(34a)和与该第一安装片(34a)的端部相反侧邻接并在支架(31)向下方突出设置的第二安装片(34b),在由第一安装片(34a)和第二安装片(34b)夹持支承部件的状态下安装于该支承部件;以及第一防脱部(35),其在第一安装片(34a)的末端部向第二安装片(34b)突出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落座传感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落座传感器,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落座传感器。该落座传感器具备:支架,其配置于车辆的座椅坐垫的坐垫部件的下方,并载置于支承该坐垫部件的支承部件(S型弹簧);和片状的传感器体,其载置于该支架,对从坐垫部件受到的载荷的载荷信息进行检测。在支架例如设置有具有向下方延出的一对安装片的安装部。安装部在由两安装片夹持支承部件的状态下安装于支承部件。此外,在两安装片的前端朝向相互的对置侧突出设置有大致三角爪状的防脱部。
专利文献1:CN203331880U(第1-3图)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当将安装部安装于支承部件时,为了将两安装片之间展宽需要使它们弹性变形,使两防脱部越过支承部件。因此,优选为了使弹性变形变得容易而使各安装片薄壁化。然而,例如当因从坐垫部件受到的载荷而使支架产生变形时,有时应力集中于安装片的根部,而有可能致使实施薄壁化后的安装片折断。
另一方面,若为了提高各安装片的刚度而进行厚壁化,则该安装片不易弹性变形,而有可能损害组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损害组装性并能抑制安装片折断的落座传感器。
解决上述课题的落座传感器,具备:支架,其以夹持于车辆的座椅坐垫的坐垫部件与支承该坐垫部件的支承部件之间的状态被载置于该支承部件;传感器体,其被载置于所述支架,并对从所述坐垫部件受到的载荷信息进行检测;安装部,其具有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端部的第一安装片和与该第一安装片的端部相反侧相邻并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二安装片,所述安装部以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夹持所述支承部件的状态被安装于该支承部件;以及防脱部,其朝向所述第二安装片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片的末端部。
根据该结构,在将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支承部件时,只要主要使所述第一安装片弹性变形,所述第一安装片与所述第二安装片之间就会扩展,从而所述防脱部越过所述支承部件。这里,所述安装部(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位于所述支架的端部,由此例如在因从所述坐垫部件受到的载荷致使所述支架产生变形时,应力会集中于与所述第一安装片的端部相反侧相邻的所述第二安装片的根部。所述第二安装片虽然不易弹性变形但对组装性的影响很小,由此例如能够通过厚壁化来提高第二安装片的刚度。由此,能够抑制所述第二安装片折断。另一方面,集中于所述第一安装片的根部的应力相对变小,由此能够抑制虽然通过例如薄壁化使第一安装片容易弹性变形却导致其折断的情况发生。另外,通过使所述第一安装片容易弹性变形,由此能够抑制组装性受损。
上述落座传感器优选为,具备:臂部,其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架;和第二防脱部,其突出设置于所述臂部的末端部,在上方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或接近。
根据该结构,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向上方的错位被限制在所述第二防脱部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为止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抑制所述支架向所述支承部件的上方脱落。
上述落座传感器优选为,具备:一对所述臂部,它们沿与所述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的排列设置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即第一方向排列设置,并在该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或者接近;和晃动抑制部,其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架,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支承部件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1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