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狭槽机翼、一种复合型机翼及其一种狭槽机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8200.1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5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廖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超辉 |
主分类号: | B64C3/14 | 分类号: | B64C3/14;B64C3/36;B64C3/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翼 复合型 及其 狭槽机叶 | ||
本发明涉及机翼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狭槽机翼,狭槽机翼具有前端浅而宽尾端深而窄的特点,第一进风口的大小大于第一出风口的大小,与传统的机翼相比,复合型机翼总升力大于现有技术机翼的70%,从而提高飞机的运载能力,复合型机翼下表面由多个狭槽机翼构成,在迎角不大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产生向上反气流,对翼尖涡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小飞机的诱导阻力;并且复合型机翼三分之二的升力由狭槽机翼下表面产生,对飞机的失速危害性大幅度降低,从而提高飞机的安全性;狭槽机叶与狭槽机翼的原理相同,狭槽机叶对风力利用率高,在相同情况下发电量要比现有技术的条型机叶的风力发电量大3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翼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狭槽机翼、一种复合型机翼及其一种狭槽机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机翼展向是平展的,尤其是机翼下表面平而直,产生升力小,占总升力的1/3,现有技术机翼气动利用率低,需要的机翼面积较大。
现有技术风力发电设备中风叶是平条形,对风力的利用率较低,有效风力面积内发电量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气动利用率高的狭槽机翼、复合型机翼和一种风力的利用率高的狭槽机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狭槽机翼,包括机翼顶板,所述机翼顶板两侧向下设置有机翼侧板,所述机翼顶板和所述机翼顶板两侧的机翼侧板形成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面积,所述机翼侧板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端的高度小于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的高度,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出风口开口大小的机翼尾舌。
作为优选,所述机翼顶板靠近第一进风口的宽度大于靠近第一出风口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机翼顶板和两个所述机翼侧板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机翼尾舌倾斜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
一种复合型机翼,所述复合型机翼由多个所述狭槽机翼并列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型机翼上部设置有由中弧线为基准构成具有弯度的上表面机翼。
作为优选,所述上表面机翼的上表面设置为流线型。
一种狭槽机叶,包括机叶顶板,所述机叶顶板两侧向下设置有机叶侧板,所述机叶顶板和所述机叶顶板两侧的机叶侧板形成有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面积,所述机叶侧板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端的高度小于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端的高度,所述第二出风口固定设置有机叶尾舌。
作为优选,所述机叶尾舌倾斜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机叶顶板和两个机叶侧板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超辉,未经廖超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8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负式大型天线罩双支腿
- 下一篇:一种保证安全降落的航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