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2640.4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邓武星;盛力;杨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H01M10/653;H01M10/6551;H01M10/6552;H01M10/6572;H01M10/6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26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半导体 制冷 技术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管理 装置 | ||
1.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设置在电芯模组内并与电芯之间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两个固定连接的散热器(2)、控制器以及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产生的热量或冷量均布在所述散热器(2)上的导热元件(3);
两个所述散热器(2)分别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热端和冷端,所述散热器(2)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热端或冷端之间各压接有若干所述导热元件(3);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通过导线(11)连接并通过切换电压极性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加热或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安装槽(21),若干所述导热元件(3)一一对应的适配安装在若干所述安装槽(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元件(3)与所述散热器(2)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一侧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元件(3)为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两个所述散热器(2)之间的隔热板(4),所述隔热板(4)的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散热器(2)密封压接,所述隔热板(4)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41),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适配安装在所述安装孔(4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4)上开设有将所述安装孔(41)与外部连通的制冷片出线避位孔(4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上的导线(11)从所述制冷片出线避位孔(42)穿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6任一项所述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监测元件(5)和报警装置;
所述温度监测元件(5)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温度值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温度值超出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6任一项所述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为采用铝挤压成型工艺制成且表面经过喷砂和阳极氧化处理的散热板(22),所述散热板(22)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一侧面为平面,所述散热板(22)远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一侧面一体连接有多个散热齿(2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6任一项所述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之间涂抹有导热硅脂;所述电芯模组和所述散热器(2)之间设有导热绝缘膜,所述导热绝缘膜贴覆在所述电芯模组或所述散热器(2)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6任一项所述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个数为多个且均匀压接在两个所述散热器(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26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配电柜除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