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轮廓检测和特征匹配的LCD缺陷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782328.7 | 申请日: | 2017-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3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朱炳斐;陈文建;张峻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3;G06T7/136;G06T7/3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轮廓 检测 特征 匹配 lcd 缺陷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轮廓检测和特征匹配的LCD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N幅标准的LCD显示屏图像并求平均,得到标准模板图,建立标准图库,其中N为正整数;
步骤2、采集待测的LCD显示屏图像;
步骤3、将步骤1的标准模板图和步骤2的待测图进行配准,采用基于轮廓检测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得到配准后的待测图;
步骤4、对步骤1的标准模板图和步骤3得到的待测图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的待测图;
步骤5、分别对步骤1的标准模板图、步骤4得到的待测图进行阈值分割,得到两幅阈值图;
步骤6、利用差影法处理步骤5得到的两幅阈值图,检测出缺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轮廓检测和特征匹配的LCD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N≥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轮廓检测和特征匹配的LCD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采集N幅标准图并求平均,该过程需每2min重复一次,更新标准图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轮廓检测和特征匹配的LCD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基于轮廓检测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3-1、将步骤2的待测图和标准模板图填充延扩,得到两个w×h的矩形图像,且w≠h,其中,w为宽,h为高;
步骤3-2、对步骤3-1延扩之后的待测图进行全局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图;
步骤3-3、对步骤3-2中的二值图进行轮廓检测,去除小于0.5×l或大于l以外的轮廓,留下图像目标区域的轮廓,保存为初步轮廓图,其中l为步骤3-1中矩形的周长;
步骤3-4、对步骤3-3中的初步轮廓图再进行由顶层至下的轮廓检测,保存为2D点集,并建立顶层点集的最小外接矩形;
步骤3-5、对步骤3-4得到的最小外接矩形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其与水平轴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夹角绝对值θ和逆时针四个顶点坐标;
步骤3-6、根据步骤3-5得到的四个顶点坐标判别步骤2中的待测图相对标准模板图的旋转角度为正/负,之后再选择-θ或90°-θ对步骤2的待测图进行仿射变换获得初步配准图;
步骤3-7、对步骤3-6的初步配准图和标准模板图进行基于特征点的匹配,获得配准后的待测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轮廓检测和特征匹配的LCD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融合处理,具体采用的是加权平均融合,所用的公式为:
B'(M,N)=c1A(M,N)+c2B(M,N)
式中,A为标准模板图,B为配准后的待测图,大小均为M×N,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B’为融合后的待测图,加权系数:c2=1-c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轮廓检测和特征匹配的LCD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阈值分割,具体采用的是局部自适应阈值分割,其滑动窗口大小为9×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轮廓检测和特征匹配的LCD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权系数c1=0.38,c2=0.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23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