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高效繁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2029.5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9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闵康;斯那七皮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迪庆州健佳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刘洵 |
地址: | 674499 云南省迪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毒 马铃薯 原种 高效 繁育 方法 | ||
1.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大棚建设:建设用于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大棚,在大棚外表面用遮阴网覆盖,并在大棚侧面底部设有通风口,通风口处设置有40-60目的防虫网;
B、基质准备: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移栽前2-3个月,将蘑菇菌包配料、农家肥与复合肥按质量比7:2.95:0.05比例混合、拌匀、作堆,再加入占蘑菇菌包配料、农家肥与复合肥总重量0.001-0.0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混合均匀,再加入水,使其含水量达到30-40%,盖上薄膜进行发酵备用;
C、土壤处理:将大棚内的土壤先进行作畦,畦面宽60-70cm,畦沟宽15-20cm、畦高15-20cm,并在畦沟内设置有滴灌系统;
D、移栽前准备:在畦面上平铺厚度为5-8cm步骤B中发酵后的基质,在畦面上浇透水,熏蒸闷棚2-3d,散气2-3d,然后在畦面上铺设40-60目的防虫网,紧贴于畦面,防虫网上再铺设银-黑双色膜,黑面朝下,银面朝上,并将防虫网与银-黑双色膜拉挺、拉平整,多余部分均匀放入两侧沟中,并在银-黑双色膜上设有多个相互间隔排列的孔洞;
E、脱毒苗准备:将根系长度为1-2cm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试管苗移出试管,清洗根系,然后在水培苗床内培养15-20d,进行壮苗和炼苗;
F、脱毒苗移栽:将步骤E中处理后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试管苗插入银-黑双色膜的孔洞内,不穿过畦面上的防虫网孔洞,然后采用步骤B中发酵得到的基质填充银-黑双色膜的孔洞,固定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试管苗;
G、移栽后管理:对移栽后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试管苗进行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温度以及光照进行管理;
H、采收:对移栽25-30d后,掀开一侧的银-黑双色膜,银-黑双色膜下的防虫网上生长大量的马铃薯匍匐茎,当一级匍匐茎顶端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小种薯长至5-8g,即可分批采收,随着二级、三级匍匐茎顶端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小种薯长至5-20g,即可采收,采收一次的时间间隔为7-15d,整个生育期内采收4-5次,直至地上部分开始落黄,最后采收完剩下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小种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大棚的高度为550-600cm,所述通风口的高度为60-7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复合肥为氮肥、磷肥与钾肥按质量比1:1:1混合得到,所述发酵时间为10-15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相邻所述银-黑双色膜上的孔洞间距为20cm,其孔径为2-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G中,水分管理包括以下步骤:在移栽时,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试管苗根系采用喷雾法进行浇水,在移栽1-15d内保持大棚内相对湿度为90-95%,在15-30d内保持大棚内相对湿度为80-90%,直至幼苗生长至10-15cm;
温度及光照管理包括以下步骤:在移栽后10-15d揭开遮阴网,遮阴网采用透光率为70%的遮阴网,进行通风透气,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8-25℃;
病虫害防治包括以下步骤:在移栽后每间隔9-12d对大棚内进行熏蒸,熏蒸时间为18-24h,同时每间隔7d喷洒药剂一次,连续喷洒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迪庆州健佳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迪庆州健佳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20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红柿种苗病害防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棉花套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