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吹脱‑膜蒸馏技术组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8481.4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3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程秀鹏;刘畅;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蒸馏 技术 组合 垃圾 渗滤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超声吹脱-膜蒸馏技术组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吹脱池(11)和膜蒸馏系统,所述膜蒸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污水泵(2)、膜蒸馏加热池(3)、膜蒸馏反应器(23)、冷凝器(27)和清水池(28);所述超声吹脱池(11)位于膜蒸馏加热池(3)和膜蒸馏反应器(23)之间,膜蒸馏加热池(3)、超声吹脱池(11)和膜蒸馏反应器(23)通过第二污水泵(10)、第三污水泵(21)和第一循环泵(26)依次管道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膜蒸馏反应器(23)、冷凝器(27)和清水池(28)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吹脱-膜蒸馏技术组合的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吹脱池(11)包括曝气装置、超声波发生器(16)、吸收瓶(17)、超声吹脱池补水管(18)、超声吹脱池排水管(19);所述曝气装置下部装有曝气头(14),上部与第一气泵(12)连接,曝气头(14)和第一气泵(12)之间设有转子流量计(13),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6)位于超声吹脱池(11)内,所述超声吹脱池(11)顶部设有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吸收瓶(17),吸收瓶(17)顶部设有尾气管(20);超声吹脱池(11)顶部或顶部侧壁还设有超声吹脱池补水管(18),底部设有超声吹脱池排水管(1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吹脱-膜蒸馏技术组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蒸馏加热池(3)通过第一投加泵(8)和第一闸阀(7)与pH调节池(9)管道连接;所述膜蒸馏加热池(3)底部的集热器(4)外接太阳能吸收装置(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吹脱-膜蒸馏技术组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蒸馏加热池(3)内设有液位控制器、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所述超声吹脱池(1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所述液位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均设有接触探头并深入到池内液面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吹脱-膜蒸馏技术组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蒸馏反应器(23)内的膜为聚四氟乙烯膜,膜孔径为0.1-0.4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吹脱-膜蒸馏技术组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蒸馏加热池(3)和超声吹脱池(11)内分别设有机械搅拌器(6)和机械搅拌器(15)。
7.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吹脱-膜蒸馏技术组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垃圾渗滤液调整:将垃圾渗滤液通入膜蒸馏加热池(3),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升温后,调节pH值,促使垃圾渗滤液的氨氮转变为气态氨;
(2)超声吹脱预处理:将经步骤(1)处理的垃圾渗滤液通入超声吹脱池,进行垃圾渗滤液预处理,降低垃圾渗滤液的氨氮浓度;
(3)膜蒸馏分离处理:将步骤(2)中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通入膜蒸馏反应器(23)进一步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和其他非挥发性污染物,膜蒸馏膜组件(24)两侧的料液以错流方式流动,水蒸气透过膜孔到达清水池(28),非挥发性污染物则被截留在膜的另一侧,通入膜蒸馏加热池(3),循环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膜蒸馏加热池内的垃圾渗滤液控制在65-75℃,pH值控制在11或11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控制超声吹脱池(11)的水温在55-65℃,超声吹脱时间为60-120min,pH值控制在11-13之间,声能密度控制在0.02W/mL或0.02W/mL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冷凝器(27)的温度控制在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84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