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幼胚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5416.6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2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磊;张旭伟;姚会敏;李红艳;翟赛亚;张雯雯;王艳晓;王婷婷;徐迅;刘冠楠;孙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0 | 分类号: | C12N5/00;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茄 培养 方法 及其 培养基 | ||
本发明属于幼胚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番茄幼胚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包括消毒操作:采摘番茄幼果,先经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10%次氯酸钠表面灭菌1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完成消毒操作。无菌接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取出幼胚、无菌接种,每瓶接种10个幼胚,随时观察生根生芽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培养幼胚:接种后在培养温度25士1℃,每天光照12h,进行人工培养。幼苗转瓶:番茄幼苗生长,进行转瓶,使每瓶幼苗数在5株。炼苗:移栽前要打开瓶口,阴处放置1‑3天进行炼苗,幼苗移栽:苗高到5‑7cm时进行移栽,取出移栽到装有营养土的营养钵中,浇足水,保持高湿度。5‑7d后,再生植株即可正常生长发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幼胚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番茄幼胚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
背景技术
目前,番茄营养丰富,栽培面积大,在我国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番茄的常规采种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在番茄果实完熟后取出种子并经过充分后熟等程序才能再次播种,致使传统育种技术存在育种周期偏长、增产潜力有限等局限性。因而探索将育种周期短提高育种效率的技术手段用于番茄等重要作物的遗传上便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番茄的常规采种操作较为复杂,耗时较长,番茄生长周期达到120天左右,致使育种效率极为低下。目前一般采用南繁或温室设施提高育种效率,但是番茄种子本身的特性决定其采摘后必须经历后熟才能够正常萌发,因而现有技术及手段不能从根本上缩短番茄生长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茄幼胚培养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番茄幼胚培养方法,包括:
步骤一,消毒操作:按照研究方案采摘目的番茄幼果,先经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10%次氯酸钠表面灭菌1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完成消毒操作。
步骤二,无菌接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取出幼胚、无菌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每瓶接种10个幼胚,随时观察生根生芽情况。
步骤三,培养幼胚:接种后在培养温度25士1℃,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2500LX下进行人工培养。
步骤四,幼苗转瓶:番茄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进行转瓶,使每瓶幼苗数在5株,不拥挤即可。
步骤五,炼苗:移栽前要打开瓶口,阴处放置1-3天进行炼苗。
步骤六,幼苗移栽:苗高到5-7cm时进行移栽,取出幼苗移栽到装有营养土的营养钵中,浇足水,保持较高湿度。5-7d后,再生植株即可正常生长发育。
进一步,所述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0mg/L 6-BA、1.0mg/L GA3、0.2mg/LIAA的培养基组合。
进一步,所述胚龄为经优化试验确定的番茄幼胚培养授粉后30天。
进一步,所述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为:
步骤1,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和保存;
以上各种营养成分的用量,除了母液Ⅰ为20倍浓缩液外,其余的均为200倍浓缩液。
上述几种母液都要单独配成1L的贮备液。其中,母液Ⅰ、母液Ⅱ及母液Ⅳ的配制方法是:每种母液中的几种成分称量完毕后,分别用少量的蒸馏水彻底溶解,然后再将它们混溶,最后定容到1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未经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5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钱松试管苗培育方法
- 下一篇:珙桐枝条快速繁殖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