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车用受电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1851.3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8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贾海龙;高文斌;吴荣平;宋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18 | 分类号: | B60L5/18;B60L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用受电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机车车顶高压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机车用受电弓,用于安装在电力机车上从接触网线获取电流。
背景技术
受电弓是安装在电力机车顶部,用于从接触网获取电流的装置。目前现有的电力机车受电弓结构大同小异,下臂为单管工字型结构,上臂框架为四边形且采用对角线拉绳结构,上导杆置于上臂侧面或正下方,下导杆内部不通气路。
当电力机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受电弓会受到不同型式的外界载荷作用,包括来自接触网和外界异物的撞击,高速运行下产生的较大的空气阻力和空气噪声等,这些因素都是阻碍受电弓提速的主要因素。同时当裸露在外部的上导杆和下导杆发生断裂或丢失等故障后,会造成对车顶直接放电、损坏接触网或伤害附近人员,同时裸露在外也会产生很大的空气阻力。
目前,受电弓对于上述故障无任何预防措施,为此,急需对现有受电弓进行改进,设计出能够防止上述故障发生的受电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车用受电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机车用受电弓,包括底架组件、升弓装置、下臂组件、下导杆组件、上臂组件、弓头组件、上导杆组件和阻尼器装置;
所述下臂组件、上臂组件、下导杆组件与底架组件通过铰链连接形成一个平面四连杆机构,同时,所述下臂组件、上臂组件、弓头组件以及上导杆组件也通过铰链连接,形成另一个平面四连杆机构;
所述阻尼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架组件与下臂组件之间,所述升弓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架组件上,并通过钢丝绳作用在所述下臂组件上,所述升弓装置和弓头组件通过控制阀板与供气装置连接。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车用受电弓,安装在电力机车上用于从接触网线上获取电流,其归算质量小,动态受流性能良好,且产生的空气阻力小,能够防止因上导杆或下导杆断裂产生的故障灾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车用受电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车用受电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车用受电弓的附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架组件,2、升弓装置,3、下臂组件,4、下导杆组件,5、上臂组件,6、弓头组件,7、上导杆组件,8、阻尼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机车用受电弓,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底架组件、升弓装置、下臂组件、下导杆组件、上臂组件、弓头组件、上导杆组件和阻尼器装置;
所述下臂组件、上臂组件、下导杆组件与底架组件通过铰链连接形成一个平面四连杆机构,同时,所述下臂组件、上臂组件、弓头组件以及上导杆组件也通过铰链连接,形成另一个平面四连杆机构;
所述阻尼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架组件与下臂组件之间,所述升弓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架组件上,并通过钢丝绳作用在所述下臂组件上,所述升弓装置和弓头组件通过控制阀板与供气装置连接。
所述上臂组件为单管式上细下粗的变截面结构,采用异性变截面管材、板材压型焊接结构。
所述上臂组件的两端设有内外相通的观察维护接口。
所述上导杆组件置于上臂组件内部且为长度可调节结构,采用轻型金属材料或高强度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下导杆组件为长度可调节结构,其内部设有通压缩空气的ADD管路,其两端设置有气路接口。
所述下臂组件为双臂矩形框架结构,包括两组臂管。
所述两组臂管均为上细下粗的变截面结构,采用异性薄壁变截面管材、板材压型焊接结构。
本发明的机车用受电弓,安装在电力机车上用于从接触网线上获取电流,其归算质量小,动态受流性能良好,且产生的空气阻力小,能够防止因上导杆或下导杆断裂产生的故障灾害。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1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