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交车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3498.4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1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易鹏;刘杨;徐颖;李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实运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11390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车 数据服务器 监控终端 终端 应急指挥模块 电气设备 风险评估 车距检测模块 车速检测模块 风险评估模块 环境检测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 智能控制系统 参考数据 公交车辆 检测模块 控制连接 人员伤亡 人员统计 应急预案 诊断模块 控制器 车距 警示 车速 发送 乘客 诊断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公交车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数据服务器、监控终端和若干公交车终端,若干公交车监控终端通过数据服务器与监控终端连接;公交车终端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连接的环境检测模块、车速检测模块、车距检测模块、人员统计模块、电气设备检测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数据服务器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安全性诊断模块、风险评估模块和应急指挥模块。本发明通过公交车终端对公交车内的车速、车距以及电气设备进行检测,为数据服务器在安全性诊断和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且应急指挥模块根据公交车的风险评估发送对应的应急预案至公交车终端,具有预先警示的作用,提高了乘客与公交车辆的的安全性,减少人员伤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交车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公交车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公交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公交车己基本实现无人售票、自动刷卡、投币和上下车的良好乘车习惯,但是,由于公交车现有本身设备的因素,导致公交车无法统计客流量,公交车出现超载严重,缩短公交车的使用寿命,且无法对公交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出现的超速、车辆间的安全距离较短以及公交车内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和安全性诊断,进而使得公交车发生状况前或发生时无法为驾驶员提供对应的应急指挥,严重危害了乘客的安全。
另外,由于公交车的监控技术水平不足,导致后台管理人员无法实时了解多个公交车的状况,存在管理难以及安全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公交车智能控制系统存在安全性检测差和范围窄,无法根据车辆的安全性提供可靠的应急指挥,严重影响乘客安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公交车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数据服务器、监控终端和若干公交车终端,若干公交车监控终端通过数据服务器与监控终端连接;
所述公交车终端用于对公交车内的环境参数、人员数量以及车辆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所述公交车终端包括环境检测模块、车速检测模块、车距检测模块、人员统计模块、电气设备检测模块、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对公交车内的温度、湿度参数进行实时检测;
所述车速检测模块为车速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公交车的车速信息,并将检测的车速信息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车距检测模块包括多个测距传感器,多个测距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公交车的前端、后端及两侧,用于对前后左右的车辆间的车距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车距信息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人员统计模块用于对公交车内的人员数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人数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电气设备检测模块用于对公交车内各电气设备在工作时的温度、电流、电压和漏电流信息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环境检测模块、车速检测模块、车距检测模块、人员统计模块、电气设备检测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将接收的环境检测模块发送的温湿度信息、车速检测模块发送的公交车实时车速信息、车距检测模块发送的公交车前后左右距其他车辆的距离信息以及人员统计模块统计的车内人员数量信息经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数据服务器;且接收电气设备检测模块发送的各电气设备在工作时的温度、电流、电压和漏电流信息,并进行分析,且将检测的信息经无线通信模块上传至数据服务器;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控制器与数据服务器连接,用于将控制器接收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数据服务器;
所述数据服务器用于对公交车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
监控终端为电脑、Pad或智能手机,与数据服务器连接,便于随时通过数据服务器获取各公交车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实运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实运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3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模块
- 下一篇:气体恒温控制装置及混合气体节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