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支撑且具有梯度分布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1312.1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5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郑俊生;张存满;黄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H01M4/92;H01M4/8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具有 梯度 分布 结构 燃料电池 催化 | ||
1.可自支撑且具有梯度分布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层可实现催化活性中心、质子通道和传质通道的梯度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支撑且具有梯度分布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层,其特征在于,负载有催化活性中心的负载层中,采用的负载材料为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碳纳米管阵列、炭黑、以及巴基纸、石墨烯、聚吡咯、无机膜、有机多孔材料膜、二氧化钛、碳化钨、聚碳酸酯或聚丙烯及其衍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支撑且具有梯度分布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层,其特征在于,负载有催化活性中心的负载层中,采用的催化活性中心为铂、钯或金,或者铂、钯或金与其它金属的合金,或者其它活性成分,催化活性中心的担载量为0.01-1.50mg/cm2;所述的铂、钯或金与其它金属的合金包括铂-钴合金、铂-铁合金或铂-钯合金,所述的其它活性成分为Ir、Ir-V或Fe-Co-C材料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自支撑且具有梯度分布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活性中心在负载材料上呈中心梯度分布,靠近质子交换膜处催化活性中心的丰度高于离开质子交换膜较远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支撑且具有梯度分布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层,其特征在于,负载有质子导体的负载层中,采用的负载材料为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碳纳米管阵列、炭黑、以及巴基纸、石墨烯、聚吡咯、无机膜、有机多孔材料膜、二氧化钛、碳化钨、聚碳酸酯或聚丙烯及其衍生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支撑且具有梯度分布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层,其特征在于,负载有质子导体的负载层中,采用的质子导体的主要成分包括但不限于Nafion或PBI(polybenzimidazoles)其含量占负载层质量的0-50wt%,但不为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支撑且具有梯度分布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层,其特征在于,质子导体在负载材料上呈梯度分布,靠近质子交换膜处质子导体的丰度高于离开质子交换膜较远处,形成质子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支撑且具有梯度分布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层,其特征在于,催化层上的传质通道呈梯度分布,靠近质子交换膜处孔隙率最少,随着向扩散层靠近,孔隙率逐渐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支撑且具有梯度分布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电池催化层的厚度在0.1-150u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13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