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畸变模型的摄像机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8981.7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7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海;陈叶健;俞赛艳;白良留;裴卫卫;邢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80 | 分类号: | G06T7/8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畸变 模型 摄像机 标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改进畸变模型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摄像机标定是指在摄像机模型下,对特制的标定板进行拍摄,然后处理拍摄到的标定图像,通过坐标变换求取摄相机模型的内、外部参数,从而得到摄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由于在受电弓滑板磨耗剩余厚度、裂纹长度大小检测的过程中均需要利用摄像机标定,将检测目标在图像中的长度转换为实际物理长度,以获得高精度测量结果。因此,准确地对摄像机进行标定尤为重要。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摄像机标定方法是张正友标定方法,但其只考虑了径向畸变的影响。因为镜头制造存在随机性,图像中各种畸变误差的分布规律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很难找到能够精准体现图像扭曲程度的畸变模型。另外,现有的张正友标定方法中待求解的维数往往较大,进而导致在优化过程中易出现结果不收敛或计算时间过长的情况,存在实现复杂、精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畸变模型的摄像机标定方法,以简单高效地对摄像机进行标定。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改进畸变模型的摄像机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摄像机标定模型:根据世界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建立摄像机标定模型;
步骤2、确定摄像机内部参数的约束条件:根据矩阵的正交性质,获取摄相机内部参数的约束方程;
步骤3、求解单应性矩阵:采用线性求解的方法近似求出初值,然后利用梯度法求解单应性矩阵;
步骤4、求解摄像机模型参数:根据步骤2、3求出的约束方程和单应性矩阵,求解摄像机模型参数;
步骤5、确定畸变系数初值:结合张正友和Heikkila标定模型,根据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改变畸变模型等式两端的求解次序,并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求出初值;
步骤6、非线性最优化摄像机参数: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摄像机参数进行最优化求解,获得最优化摄像机参数。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根据世界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建立摄相机标定模型,具体如下:
用齐次坐标将像素坐标m和世界坐标M表示为和二者的关系为
其中,s是尺度因子,A是摄像机内部参数矩阵,R是旋转变换矩阵,t是平移变换向量;
用ri表示旋转矩阵R的第i列,则式(1)转换为:
利用单应性矩阵H重新表示像素坐标m和世界坐标M的关系为:
其中,H=A[r1 r2 t]。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根据矩阵的正交性质,获取摄相机内部参数的约束方程,具体如下:
设单应性矩阵H=[h1 h2 h3],根据式(3)得:
[h1 h2 h3]=λA[r1 r2 t](4)
其中,λ表示任意尺度;
由于r1和r2正交,根据正交的性质,获得两个摄相机内部参数的约束方程如下: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采用线性求解的方法近似求出初值,然后利用梯度法求解单应性矩阵,具体如下:
目标函数为图像坐标mi与式(3)计算出的像素坐标的最小残差,即
采用线性求解的方法近似求出初值H0,然后利用梯度法求解单应性矩阵。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根据步骤2、3求出的约束方程和单应性矩阵,求解摄像机模型参数,具体如下:
设B=A-TA-1,则
其中,α、β、γ、u0、v0为摄像机的内部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8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