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细管电泳分离小麦醇溶蛋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2485.2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5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丹;冯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细管 电泳 分离 小麦 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电泳分离小麦醇溶蛋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材料,在毛细管的管壁上制备涂层;采用毛细管电泳分离小麦样品,即实现小麦醇溶蛋白的分离;所述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阳离子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粘均分子量为20000~25000;按照下述步骤制备所述涂层:依次采用所述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和运行缓冲液A冲洗所述石英毛细管。本发明以阳离子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CPVP)作为涂层材料,对毛细管柱进行动态修饰,通过优化,筛选出小麦醇溶蛋白适宜的抽提分离条件,建立了一个稳定分离小麦醇溶蛋白技术方法,能有效区分不同品种的小麦醇溶蛋白,成为一种小麦品种指纹图谱分离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细管电泳分离小麦醇溶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醇溶蛋白是小麦种子胚乳中的主要储藏蛋白。在其成熟种子中,醇溶蛋白约占总蛋白的40~50%。醇溶蛋白在结构上为单亚基,经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其电泳谱带按分子量大小和迁移率不同,分为α、β、γ和ω四种类型。醇溶蛋白组成具有多态性,在小麦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其电泳图谱的带型主要受基因型控制,因此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可以作为指纹图谱用于品种鉴定、种子纯度检测、亲缘关系分析等。
醇溶蛋白的分离方法目前主要包括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反向高压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其中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国际种子检验协会1986年公布的分析方法,应用广泛。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费时、费力并且分辨率低,并且需要使用有毒试剂。毛细管电泳分离蛋白具有快速、高效、分辨率高等特点,对于植物储存蛋白分离具有独特优势。但毛细管管壁吸附是分离醇溶蛋白的一个难题,因此需要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毛细管电泳分离小麦醇溶蛋白的方法,本发明方法以阳离子化的聚乙烯吡咯烷酮(CPVP,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涂层材料,以对毛细管柱进行动态修饰,然后通过优化小麦醇溶蛋白提取方法、电泳缓冲体系等而得到;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品种的小麦醇溶蛋白,为一种快速、高效的小麦品种指纹图谱分离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小麦醇溶蛋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材料,在毛细管的管壁上制备涂层;采用毛细管电泳分离小麦样品,即实现小麦醇溶蛋白的分离。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可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其粘均分子量可为20000~25000。
所述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具体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在装有磁力搅拌器、温度计和通N2管的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iallyl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 DADMAC)、乙烯吡咯烷酮(vinylpyrrolidonVP)(二者质量比为1:4)、引发剂2,2一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为单体质量的0.25%),加入一定量蒸馏水溶解,使VP浓度为0.5g/mL。升温至65℃,反应5h,得到胶体,加适量水溶解,然后用丙酮沉淀。滤出沉淀并真空干燥即为目标共聚物。
上述的方法中,按照下述步骤制备所述涂层:
依次采用所述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和运行缓冲液A冲洗所述石英毛细管;
所述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冲洗后包括静置的步骤,如静置4~10分钟;
所述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冲洗的时间可为10~20分钟,压力为15~25psi,如在20psi冲洗10分钟;
所述运行缓冲液A冲洗的时间可为10~20分钟,压力为15~25psi,如在20psi冲洗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2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