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细管电泳分离小麦醇溶蛋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2485.2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5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丹;冯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细管 电泳 分离 小麦 蛋白 方法 | ||
1.一种毛细管电泳分离小麦醇溶蛋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材料,在毛细管的管壁上制备涂层;采用毛细管电泳分离小麦样品,即实现小麦醇溶蛋白的分离;
所述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其粘均分子量为20000~25000;
按照下述步骤制备所述涂层:
依次采用所述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和运行缓冲液A冲洗所述毛细管;
所述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冲洗后包括静置的步骤;
所述阳离子型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5%;
所述运行缓冲液A为pH为6.5的磷酸盐缓冲液与乙腈的混合液;
所述毛细管电泳分离的条件如下:
电压为12~18kv;
运行缓冲液B为pH为6.5的磷酸盐缓冲液与乙腈的混合液;
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10mM~20mM;
所述磷酸盐缓冲液与所述乙腈的体积比为4:1;
时间为25~40分钟;
所述小麦样品经如下预处理:小麦种子粉碎、烘干并过筛后,进行如下提取步骤:
1)采用氯化钠水溶液进行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A;
2)采用氯化钠水溶液提取所述上清液A,离心后取沉淀;
3)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所述沉淀,离心后取上清液B用于所述毛细管电泳分离;
所述氯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1~0.2M;
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70~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提取的时间为15~60分钟;
步骤2)中,所述提取的时间为15~60分钟;
步骤3)中,所述提取的时间为3~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24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