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绒毛棒控膜式组合填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3108.0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2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蓝素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素凤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绒毛 棒控膜式 组合 填料 | ||
1.一种绒毛棒控膜式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系有固定绳的浮板(3),所述浮板(3)上开设有槽口朝上的集气槽(6),所述集气槽(6)的槽口处铰接有密封盖(5),所述浮板(3)的下端开设有进气孔(4),所述进气孔(4)上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浮板(3)的下端连接有伸缩管(1),所述伸缩管(1)的上端贯穿浮板(3)并向集气槽(6)内延伸,所述伸缩管(1)上连接有锁紧螺钉(2),所述伸缩管(1)的下端连接有多个挂膜机构,所述挂膜机构包括绒毛棒本体(7)和挂膜环(11),所述绒毛棒本体(7)和挂膜环(11)均为空心结构,所述挂膜环(11)与伸缩管(1)固定连接,且挂膜环(11)与伸缩管(1)连通,所述绒毛棒本体(7)的下端与挂膜环(11)连接,且绒毛棒本体(7)与挂膜环(11)连通,所述绒毛棒本体(7)上端部侧面上连接有透氧绒毛管(8),所述透氧绒毛管(8)为中空结构,所述透氧绒毛管(8)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0),多个所述通气孔(10)均匀排布在透氧绒毛管(8)上,所述绒毛棒本体(7)的下端部侧面上连接有固膜绒毛(9),所述固膜绒毛(9)为实心结构,所述绒毛棒本体(7)的长度为1-5mm,且绒毛棒本体(7)的上端部与下端部长度比例为1:1;所述挂膜环(11)上附着有生物膜,所述生物膜包括好氧膜(12)和厌氧膜(13),且好氧膜(12)位于厌氧膜(13)的外侧;
在曝气过程中,污水中多余的氧气通过进气孔(4)进入集气槽(6)中,集气槽(6)中气体增多,浮板(3)的重力作用下集气槽(6)内压强增大,多余氧气依次顺着伸缩管(1)、挂膜环(11)、绒毛棒本体(7)向透氧绒毛管(8)流动,氧气被好氧膜(12)的好氧菌重新吸收,在厌氧膜(13)加厚过程中,一旦厌氧膜(13)没过透氧绒毛管(8),透氧绒毛管(8)处的氧气就会抑制厌氧膜(13)继续加厚,达到控膜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绒毛棒控膜式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1)采用不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绒毛棒控膜式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棒本体(7)的上端铺设有纳米杀菌层,所述集气槽(6)的内壁上同样铺设有纳米杀菌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绒毛棒控膜式组合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5)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素凤,未经蓝素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31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水污染治理用生态浮岛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